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別輕易說原諒/夢境療癒第三部:失聲的鳥,我聽見你了

在這場夢裡,她遇見了一隻受傷的鳥,一如她曾經被壓抑的聲音。

那天晚上,雅琳睡得不安穩。
她剛完成一場部門簡報,儘管早已準備萬全,心中仍是忐忑不安。
她對自己說:「這次不能再出錯。不能給人話柄。」
她累了,不只是身體的疲倦,而是一種「一直不敢出聲」的疲憊。
夢裡,她走進一片深林,林中無人,風靜,空氣中彷彿卡著一句沒能說完的話。
她聽見一聲輕微的哽咽——像是從枝頭傳來的鳴叫,卻又斷斷續續。
她循聲而行,發現一隻小鳥蜷縮在地,翅膀受傷,喉嚨顫動卻無聲。

🌫️ 與無聲的自己重逢
她小心靠近,小鳥並不害怕,甚至用一雙濕潤的眼望向她。
「妳怎麼了?」她低聲問。
但她心中隱隱知道——
這不是一隻普通的鳥。這隻鳥,是她內心曾經的某一部份。
那部份,曾經勇敢唱歌,曾經表達渴望、感受與夢想。
直到有一天,在一次次被打斷、被否定、被批評的經驗裡,它慢慢學會了閉嘴。
「沒人想聽我說話。」
「我一開口,就被說太敏感、太幼稚、太理想化……」
「所以我乾脆沉默。」
她望著那隻鳥,感到一種難以名狀的悲傷——
原來,她一直忘記去安慰這隻失聲的自己。

🌼 雲蘿的出現:聲音的重生
正當她淚水欲墜,花仙子雲蘿緩步走來,手中拿著一根細長的笛子。
她蹲下,吹了一段極柔的旋律,如晨霧般輕盈,灑在鳥兒的羽翼上。
「這隻鳥,需要的不是會說話的能力,」雲蘿說,
「而是被聽見的勇氣。」
她看著雅琳:「說出來,不代表妳軟弱;
沈默,不代表妳成熟。
真正的力量,是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必再沉默。」
雲蘿將笛子遞給雅琳,「吹一次吧!讓牠聽見妳的聲音。」
雅琳顫抖地接過,在林中輕輕吹奏——不是旋律,而是一段呼喚。
那是一種久違的自我召喚:「我聽見你了。你可以回來了。」
鳥兒輕顫了一下,啾的一聲,小小的鳴叫終於飛出它的喉嚨,如晨露滑落的第一滴聲音——細微,卻動人。

🕊️ 結語:原來,我可以說話
夢醒時分,雅琳睜開眼。
天光未亮,她拿起紙筆,寫下自己壓抑已久的話語:
「我其實不喜歡被打斷。」
「我希望被認真聽完。」
「我不想再把感受藏起來。」
這些話,她未必能馬上說出口,但她知道,她願意練習。
她抬頭望向窗外,那片林間的靜謐彷彿仍在心中,
而那隻小小的鳥,已經學會再次飛翔。

✍️ 小練習:為聲音寫一段詩
請在紙上寫下三句話,對你過去沉默的自己說:
1. 「我很抱歉,那時候的我沒有保護你。」
2. 「現在起,我會尊重你、聆聽你。」
3. 「我願意給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你開口說話。」
 🌱「我,不再沉默,
是因為我值得被聽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情緒能量(一):創作的養分

當我們能夠強烈感受情緒的能量,並且掌握它的力度,我們就能把這股情緒的能量,轉化為創作的養分。 當我們還困在情緒裡,是無法創作的,只有深入情緒的能量裡,捕捉到情緒高低起伏的過程,並且不受其影響,而能享受其中的轉折,便能獲得深刻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成為創作的來源。 寫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