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自在之路(一):雲歸何處
詩曰: 山風吹過舊時路, 雲捲雲舒不由人。 一念放下天地寬, 萬象皆空心自真。 哲學思考問答: 問: 為何我們總是無法放下,無法停止爭奪,無法放過自己和他人? 答: 我們總是對「擁有」與「控制」感到渴望,這是人類的天性。在這個無盡變動的世界裡,似乎只有擁有某些東西,才能給予我們安...
-
初次吃到 那特殊的香氣 盤繞我心 原來是種在庭園 那一棵棵並不起眼的紫蘇 去年陽台種紫蘇 陽光下 閃耀的光 透著些許的晨露 令我心醉不已 紫蘇的花 多麼迷人 不只是香氣 而是宣示老去 死亡的前兆 瀟灑的姿態 死前也要美麗一回 留給世人 那不凡的華麗 望著 滿盆子的紫蘇花穗 感動了...
-
寫於2022年12月23日 某天早上我體悟到一件事,就是避免犯錯這樣的學習經驗,如果遇到心理創傷的修復,就會變成一個阻礙。 這是很難察覺的,我們總是害怕重蹈覆轍,就將發生過的事件,轉成一種意識,然後當同一事件發生時,就有了相同的反應。這對於身處危險時的自然反應,求生本能是好的,但...
-
寫於2023年2月10日 一張空白的紙 沾上了墨水 一筆一筆畫下了 那來自 屋外的芭蕉樹 想起李清照的 <窗前誰種芭蕉樹> 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 一張空白的紙 拿起了彩色筆 一筆一筆畫下了 那來自 黃土地的白楊樹 參天高聳,屹立不搖 只要有黃土,就有它 生命力強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