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2024年5月31日 星期五

光之療癒,心燈永在

心靈之光如黑暗中的希望,引領人們勇於突破生命的困境。

透過每一張圖畫裡的心燈,療癒身心。



描述:
A soft and bright background, a touch of pink, and a heart lamp in the center, lighting up the heart lamp and illuminating the universe.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658fe7cfd8978000128893c

2024年5月29日 星期三

心靈之光,荒蕪的希望

用柔軟的心作畫:
A picture frame with a sun inside. The background is pure white.


心,彷彿是在一片荒蕪的邊境,人煙稀少,獨立蒼茫的時候,心靈之光,為我們帶來一線希望。

光明是一種能量,使我們不致於在黑暗中,充滿恐懼,而能勇往直前。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6572179fd897800016ebf3d

心的覺察,深層意識的清理

年輕時,曾經意識到自己內在的每一個念頭,都清清楚楚,好的、壞的,正義的、邪惡的,恐懼的、勇敢的,……,任何的想法和感受,躲都躲不掉,深怕自己會發瘋。
直到學會任由念頭來來去去,不去執著,不去抓取,不去批判,不去否定,才能從容面對自己。
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埋藏多少的可怕因子,累劫累世所發生過的一切,都深藏在我們的八識田中,一旦有了適當的時機,就會萌芽,繼續相同的業力循環。


潛意識是難以覺察的,但是當同一個靈魂,就活生生存在這個世界,如同照鏡子一般,藉由每一次的接觸,碰觸到心靈深處的自己,那種想逃的情緒就變得很強烈。
想逃的過程都在內心深處,不自覺地發生,引動自己深層的潛意識,浮現到意識層面中。
這個時候,就是清理自己業力最好的時機。
所有的情緒都會被放大,所有的感受都會被激起,逼得自己想逃,越逃就越累,最後只能面對自己,那千瘡百孔,慘不忍睹的自己。
若不是同一個靈魂,何以放不下,想要去靠近,深深被吸引,卻感到強大的壓力,想要逃離,又被拉回來,最後只有停下來,進入自己的深層意識。
因為人永遠逃避不了自己,對自己好奇,想要了解自己,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那個不斷逼迫自己正視內在衝突的自己,激勵自己一直成長的自己。
因此,回歸內在,自我覺察,在深層意識裡,才能真正清理過去的業力,讓自己更加的輕鬆自在。


當我跟你,也是跟心靈深處的自己對話,真正需要意識到的依然是自己,那個心靈深處的自己,因為同一個靈魂,會幫助自己去發現那些不舒服的感受,然後去面對,去接納,甚至自己的潛意識會告訴自己內在的情緒狀態、心理需求,是壓抑,是焦慮,是恐懼,是擔憂等等。
當我接納自己的情緒,看清自己的意識層面,往內在去探尋,就能清楚照見自己內在的渴望與需要,就能安頓自己的這顆心,獲得平靜與安寧。
只有同一個靈魂,才能迫使我們正視自己的問題,逃避不是辦法,也無法用世俗的情感去解決,而是一次次返照自身,就能覺察身心靈細微的動態,而逐漸認清自己潛藏的意識,不再向外索取,而是回歸內在的心靈世界。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6565626fd897800015ece72

2024年5月28日 星期二

我的心船停泊在你的港灣

早晨醒來,腦海裡,閃過畫面,我就把它寫成一首詩,再用AI生成圖片。

茫茫大海的人生
一望無垠
無邊無際
沒有方向
沒有目標
不知何去何從


幾十年的風雨飄盪
心船翻覆了
破損了
修復再前行
仍然找不到
停泊的港灣


今晨
這艘心船
慢慢駛進你的港灣
你張開雙臂
迎接我心船的到來
擁我入懷
靜靜躺臥在你的臂彎裡
感受
你的溫暖
你的寧靜
你的體貼
你的陪伴


這艘心船不再漂泊
終於有了歸宿
心與心相連
腦海裡
一幕幕的畫面
是輪迴的記憶
一世世的相遇
一世世的情意
心船駛過
一個又一個的港灣
只為尋找
屬於你那熟悉的港灣


你的想法
你的情緒
你的焦慮
你的擔憂
你的情意
你的思念
穿越時空,牽引著我
大海茫茫
總能感知
你無所不在
你在等我
等我這艘心船
重回你的港灣
你的港灣
無風無雨
平和安樂
可以放鬆
可以自在
可以撒嬌
可以笑鬧


我的貪玩
我的好奇
我的冒險
我的任性
一次次駛離你的港灣
獨自去探險,去遊歷
然後
被風雨摧折
殘破的心船
躲進了你的港灣
修復,重獲新生


這一回
這艘心船不再離去
就停泊在你的港灣裡
靜靜看著天空
享受你安靜的保護
心靈的依偎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6551e34fd897800011fa52b

2024年5月26日 星期日

兩小無猜,無條件的接納

前陣子在網路看到一則關於愛情的說法,就是兩個人戀愛了,就會回到小孩的狀態,以原生家庭和父母的模式相處,也就是希望獲得父母無條件的接納。

於是,我想到“兩小無猜”的相處模式,如果愛情能夠讓人像小孩子一樣單純而天真,無條件地接納對方“做自己”,包容對方的優缺點,那就是非常輕鬆自在的感受,有何不可呢?


只是這樣的相處,首先必須面對原生家庭的創傷,愛自己,清理自己的內在情緒,回歸到最自然,最自由,最放鬆的狀態,就像小孩子一樣天真無邪,而不是那種任性而為,幼稚的行為。

兩小無猜,是一種純粹而真實的情感,就是信任和真誠的相處。


現實生活,雖然會有種種的障礙阻撓,但隨著時間都會有所改變,也會慢慢解決。唯有兩個人都能保有赤子之心,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彼此能夠做到兩小無猜,無條件接納對方,是值得珍惜的感情。

大樹無用——podcast
第五十集兩小無猜
Podcast Episode · 大樹無用 · 05/26/2024 · 11m



影片
兩小無猜,無條件的接納

2024年5月25日 星期六

畫我心靈,療癒之光

學習,是非常困難的過程。我無法透過語言文字就能理解別人所說的話,我常常要求別人做給我看,看過,我就學會了。

在教室裡學習,老師說的話,我聽不懂,都要回家自己看,反覆地看,花很多的時間練習,自認為很笨的小孩,就是勤能補拙。

我在學習AI生成圖片時,也遭遇到很大的困難,一直跟格友EC3 請教,並嘗試各種文字描述,但是我仍然難以突破,好像就是面臨一個瓶頸,也說不上來。

從一開始格友EC3 就提到他是一位圖像思考的人,而我的文字能力比較好,卻在文字描述中,特別吃力,無法生成我想要的畫面。

這段時間,我很努力學習,也不斷複製同樣的文字描述,就是一直覺得很難。

今天,我終於想要深入這個問題,就是什麼是圖像思考?

我是圖像記憶,抽象思考的人,語文能力是透過學習,不斷練習,才會說話和寫出文章來。

從小就喜歡畫畫,參加寫生比賽,只停留在臘筆畫,卻對光線很難掌握,畫不好素描,畫水彩也很失敗,構圖可以,著色就不行。

我的現實感很差,一直就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很少人能懂,說出來也沒人聽得懂,就是自己一個人去思考,去探索,去學習,去體悟。

人緣好,性情溫和,很多朋友喜歡跟我在一起,但我沒有知心的朋友,都是聽他們抱怨和吐苦水,就是傾聽和排解他們的心事,做別人的垃圾桶,卻沒有人可以做我的垃圾桶。因而養成寫作抒發和臘筆塗鴉的習慣。

後來性向測驗知道自己的空間感很強,想要念建築,選甲組,卻被化學的分子結構,弄到快要崩潰,只好轉組。轉組後,考上中文系,不喜歡那些八股文,一直想要轉系。

不過,漸漸擺脫束縛,發現語文和藝術都可以天馬行空,不再拘泥於文句優美,而是表情達意,寫出自己內在的感悟,真正享受創作的樂趣,就開始嘗試用文字描寫心靈的世界。

從小就對於具體的事物,不感興趣,喜歡進入深層意識,感受心靈世界的微妙,以文字刻畫內心的情感狀態。

然後,我就把想要畫畫的渴望,從畫筆改成文筆,用語言文字把抽象的心靈世界描繪下來。


從前,我是喜歡看抽象派畫家的作品,進入他們的心靈世界。

後來,學習色鉛筆繪本創作,開啟繪本創作的潛能,仍然畫不出具體的事物,還是心靈世界的抽象思維,直到接觸禪繞畫,畫出心中的夢想花園,就真正進入心靈作畫。

最近,AI 生成圖片讓繪本創作更加容易。

可是,我似乎遭遇生成圖像,未必能夠與圖片配合,也就是圖文不符合。

其實,我都是在文字描述生成圖片,雖然不是我想要的圖片,卻因生成的圖片激發我的想像力,而有了看圖說故事的內容。也就是說,我是被圖片的內容激發想像力,才有了文字,再從故事中,去生成圖片。

然而,有了故事,想要生成圖片,就會變成生成的圖片不是我的故事情節。

這件事一直困擾著我,直到我找到關於圖像思考的資料,確認自己也是圖像思考者,只是我是屬於空間圖像思考,是抽象思考,不是物體思考。可能這就是難以形成具體圖像的原因。

我很喜歡欣賞藝術創作,卻不擅長描繪具體的事物,而是對心靈世界的追尋,就是抽象的描繪。

原本以為我是美術專業缺乏,造成圖像產出的困難,現在比較了解自己是對具體事物的描摹,比較難以掌握。

所以,我應該針對自己的特質,掌握文字描述的方向,生成屬於個人獨特的畫風,就是偏向心靈世界的圖像,而不是困在具體事物上,一直感到困難重重。

從圖像思考,想到自己曾經接觸環境藝術的創作理念,就是透過圖文創作,達到生態環境的理念推廣。



環境藝術
知名環境藝術理論家多伯(RichardP.Dober)的環境藝術定義:

嚴格說來環境藝術比建築藝術更巨大,比規劃更廣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這是一種重實效的藝術,早已被傳統所矚目的藝術。環境藝術的實踐與人影響其周圍環境功能的能力,賦予環境視覺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類居住環境品質和裝飾水準的能力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環境藝術定義,是具有權威性、比較全面、比較準確的定義。他雖然聲言這只是從藝術角度講的,是“作為藝術”的環境藝術定義,但是它已經遠遠超出了過去門類藝術的陳腐觀念。該定義指出,環境藝術範圍廣泛、歷史悠久,不僅具有一般視覺藝術特徵,還具有科學、技術、工程特徵。環境藝術是人與周圍的人類居住環境相互作用的藝術。“環境藝術是一種場所藝術、關係藝術、對話藝術和生態藝術。
創造環境藝術的前題,城市、建築是主要載體的體現者,環境藝術觀念的變遷,可以從建築藝術觀念的變遷中看到它的足跡。從建築誕生之日起,便是作為人的環境創作出現,它就是環境藝術,只不過人們真正認識到建築作為環境藝術的性質比較晚,直到80年代才普遍被接受這樣的說法,所以說,環境藝術觀念的變遷與建築觀念的變遷是同步的。
<設計.攝計.色計>

https://nancy-chen.blogspot.com/2009/11/blog-post_30.html?m=1

我現在從事的義工服務,是照顧植物,就是庭園造景的環境藝術,是動態的空間,花草樹木、蝴蝶昆蟲都在其中,形成園藝療癒的場域。

這當中不只是圖像而已,想要維持美麗的花園,必須結合各種技能,包括藝術空間概念、庭園景觀知識、植栽養護和水電修繕能力等。

這片美好的空間,是需要多少人力的付出,才能享有的。我經常和前來遊憩的讚賞者聊到,必須意識到這是需要多少人的義務服務,努力付出,不求回報,才能保持這樣的庭園景觀。

因此,時時感恩別人的付出,不要對著大太陽就嫌熱,只是想要涼爽,躲在冷氣房裡,不斷追求更舒適的生活,永遠不滿足,而不去感受自然環境的安寧閒適,或是匆匆忙忙走過,不願欣賞大自然的平和富麗。


圖像思考資料:
《圖像思考》作者葛蘭汀認為,人類的思維分為圖像思考和語文思考這兩種,且大多數人都同時具備,只是有所偏重。我們需要有不同的思維來看待問題,才能避開盲點,並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葛蘭汀依據自身經歷,並結合近期心理學與腦科學的研究,寫下《圖像思考》這本書。她提出人類的思維分為圖像思考和語文思考這兩種,且大多數人都同時具備,只是有所偏重。她說,世界上有一大群人偏好使用圖像思考,主要以圖片或符號呈現想法。這群圖像思考者富有創造與創新能力,擅長動手做,常常靠著圖像思考的優勢來開創事業,例如畢卡索、愛迪生、愛因斯坦、賈伯斯、馬斯克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看待問題的方式催生了獨特的理念和產品,改變整個世界。
https://bookzone.cwgv.com.tw/article/28017



《圖像思考》指出,不是每個人都以語言為基礎進行思考。有些人是空間圖像思考者,他們以抽象的方式思考,而另一些人是物體圖像思考者,他們能夠看到生動逼真的圖像。在以語言為主導的世界中,那些擁有圖像思考能力的人常常被忽視和低估,這對於我們所有人都是不利的。因為圖像思考者,經常能提供社會難題的解答。
格蘭汀指出,目前圖像思考者既未被充分認可,也未得到足夠的資源來發展他們的天賦和技能。實際上,他們在語言思維方面的困難,常常迫使他們參加課業輔導班。然而,許多藝術、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創新者都是圖像和空間思考者,而且很可能也屬於自閉症譜系,這些名人包括湯瑪斯.愛迪生、米開朗基羅、艾倫.圖靈、比爾.蓋茨、史蒂夫.約伯斯、埃隆.馬斯克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李明憲教授《圖像思考》 導讀:亞斯伯格綜合症、自閉症孩子的父母,都該讀的一本書>
https://bookzone.cwgv.com.tw/article/28344

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空中之巢,鳥兒天堂:愛的呼喚,一聲聲

窗外鳥兒叫,用AI生成圖片,就隨意寫一篇文章,抒發心靈的觸動。

一座天空的鳥屋,是精靈們的住所,守護鳥兒的家園,那一聲聲的鳥叫聲,是愛的呼喚。

愛,是天地間,最和諧的樂曲,聽鳥兒歡唱,就知道了。

“這裡有好多的食物,快來呀!”鳥兒呼朋引伴,彼此分享。

一群島兒就這樣飛來,嘰嘰喳喳,唱著歌兒,快樂地訴說,上天的恩賜,一起享用吧!

沒有你爭我奪,就是眾人皆飽。

空中之巢,鳥兒的天堂,自由自在,因為我愛你,所以,我想要你好。

做你最喜歡的事,享受最舒服的生活,不必錦衣玉食,就是和樂相處,不分你我。

鳥兒呼喚,聲聲都是愛,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中的美好。

美好是來自分享,來自和諧,來自喜悅,來自充實,來自那顆富足安定的心。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64d37cefd8978000129a28c

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蠟筆畫風:破繭而出,找到生命中的鑰匙,成為美麗蝴蝶

兩個多月前,腳扭傷,人生按下暫停鍵,原本的計畫都放棄,把心靜下來。

於是,療癒教材和商品開發就放在嘖嘖群眾募資,也是市場調查。

一無所有的我,深知這條從無到有的道路,是十分艱難,但至少走過,就不會留下遺憾。

這兩個月,意外接觸到AI生成圖片,重燃我繪本故事書的夢想,又經格友EC3不厭其煩地指導我,慢慢掌握關鍵字和設計的元素,建立了生成圖像的信心,得以進入插畫的世界。

我深知文字創作是我的使命,輔以圖片,就能持續走在完成使命的路上。

目前,正在密集完成療癒教材電子書的上架,接下來就會開始製作看圖說故事的繪本電子書。

人生峰迴路轉,或許曲曲折折,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找到生命中的一把鑰匙,開啟自己生命的另一篇章。

跨越障礙,一條路就會出現在眼前。

5月20日群眾募資就要結束,沒有成功,表示那條路行不通。不過,走過都會留下痕跡,有一天,破繭而出,找回自己,相信自己,就會成為一隻美麗的蝴蝶。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647f470fd89780001fac8ab

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

手繪水彩:夢想,享受過程,喜悅充盈

人因夢想而喜悅充盈,找到一個最喜歡、最想做的事去做,就是夢想!夢想成真,心滿意足。


現實也許充滿挫敗與失望,但是,我們的心可以改變,讓灰暗變彩色。

生活裡,不確定感令人恐懼與擔憂。

對未來世界的無法預期,對外在情勢的難以捉摸,都在消耗我們的能量。

那怎麼辦?

唯有自我提升,自我成長,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才能穩定內在的不安定感。

當我們不再控制,不再害怕,就是信任宇宙的安排,盡力而為,放下名利與得失的心,活在當下,珍惜現有的一切,創造無限的可能。

當心靈越清明,就越能感受到每個人生命的獨特性,值得去珍惜與愛護。

夢想,是持續追尋的過程,雖然充滿考驗與失敗,但是改變心態,以享受的心情去歷練,就是活在自我實現的當下,不必然是有了成就,才算是夢想成真。

如果,懂得享受每個過程的艱辛與收穫,就會心滿意足了。


沙龍改版面,是再一次浴火重生後的自我實現,確立了創作文字與繪圖的童話故事,及出版電子書療癒教材的內容。

https://vocus.cc/salon/tree

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

我懂你,勝過千言萬語

曾經以為

甜言蜜語

是愛的告白

直到遇見你

一個眼神

一個微笑

你的情意

了然於心



心靈深處的對話

我懂你

勝過千言萬語

想念

化成滋潤的蜜糖

甜在心頭

安心平靜

跨越時空阻隔

心意相通

情意綿長

陪伴一生

相愛相守

因為

你一直都在

在我心裡



你可以盡情揮灑

彩繪你絢麗的人生

邁開你寬廣的道路

我會一直陪伴你

給你最溫柔的心

活出最自在的你

與你共度餘生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642a399fd897800010bc7c1

2024年5月13日 星期一

自愛,自重,而後才能愛人

在網路上,看見一篇文章,深有同感。

好的愛情是美好的,前提是,遇見它之前,我們能自重、自愛,而後才能愛人。
一個善良單純的女孩,遇到有問題的人,往往不懂得保護自己,照顧自己,而被傷害。

這是因為父母對待愛與性的態度,會造成子女對愛與性的錯誤認知,無法分辨好人與壞人。


我經常遇到佛教徒,勸說被暴力傷害的女人,要忍耐,那是欠對方的債,還清了就會對她好。

可是,當我自己經歷過之後,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

二十多年前,結束第一段婚姻,大學時代的孔孟學社指導老師王鎮華,介紹我去參加心理協談課程。課程中,任兆璋修女曾經說過,人與人之間,並不是我對你不好,反過來你就會對我不好。有時候,兩人之間,被欺負的人,永遠是被欺負的人,這是因為性格使然。

第一次離婚之後,經歷了痛苦的三十年,一直活在罪惡感與愧疚感中,不斷對自己懲罰,以為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才會受到這樣的惡報。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讓我深深自責,當年如果聽媽媽的話,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可是,我卻忽略了媽媽對愛與性的否定,覺得那是骯髒的事,讓我對愛與性的話題感到羞恥,遇到問題說不出口,才會讓自己一步步走向深淵,求救無門。

學佛之後,開始把我內在深藏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包括我的婚姻與原生家庭,透過寫作抒發,但是以第三人稱來寫,然後投稿。

這時候,有位法師鼓勵我,用第一人稱來寫,把自己說不出口的事情,藉由文字表露,後來就被刊登在佛教月刊上。

這對我來說,是多麼重要的過程,就是勇於表達自己的心靈改革。

文章刊出之後,得到許多義工朋友的共鳴和疼惜,改變了我以前認為那些都是不能講的,污穢的隱私,應該默默忍受痛苦,不該輕易向人訴苦的。

因為那都是過去世自己造成的業力,就應該接受被傷害,直到還清債務為止。

可是,當我開始勇於表達自己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變得自信,也從罪惡感和自我懲罰中,走出來。

當父母一直教導我們要自我反省,這對善良單純的人來說,可能遇到壞人就能被輕易玩弄,而分辨不出真正對自己好的人。

一個人經常處於被貶低,被嘲諷,被輕視的親密關係,就會深陷在其中,而想要得到對方的肯定,結果是更加讓自己感到挫敗,也失去自信。

如果只是在自己身上找問題,認定錯的都是自己的問題,就可能被壞人所控制,而掙脫不出對方的魔掌。

前陣子,跟朋友談到,一個人的品格有問題,卻要求另一個人要忍耐,要繼續在婚姻中,接受對方的暴力傷害,還不斷告訴這一個人,這是欠對方的,只要等到對方傷害夠了,就會停止傷害。

如果這個品格有問題的人,對每個人都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最好的做法就是,只有離開了這樣的人,才能解決問題。

在我們的社會裡,充斥著這樣錯誤的觀念,把一個善良單純的人,留在暴力犯罪的人身邊,這樣合理嗎?

善良單純的人,想要助人,想要救人,但是,這樣的人只有他們救得了自己,誰也救不了,真正該救的是自己,要學會保護自己,和疼惜自己。

沒有經歷過這些過程,是很難看得清楚,很多錯誤的觀念才是讓善良單純的人,走向壞人的身邊,而錯失了被疼惜愛護的機會。

我感謝那些願意讓我拿起筆來,勇敢寫下我人生中,不堪的過往,指引他人幸福的道路。

摘要在網路上看到的文章:
錯誤的兩性觀,等於變相把孩子推給壞人。
極具危險性的一種人格─邊緣型人格(編按:指介於精神官能症〔neurosis〕和精神病〔psychosis〕之間的狀態)。這種人,好的時候對你特別好,但如果你不聽他的話,要和他分手,他就會變得非常壞。他在兩種邊界之間不停轉換,用極致的好迷惑你,讓你放鬆警惕;又用偏執的壞傷害攻擊你,如果你激怒了他,很容易釀成悲劇。
逃避灌輸正確戀愛觀和兩性觀的父母。這樣的父母總打著保護孩子的旗號,把戀愛當作洪水猛獸,甚至為了達到目的,不惜醜化異性,讓孩子心生畏懼,而不是引導他們怎麼識人、怎麼去愛、怎麼面對意外和風險。結果,孩子一旦脫離父母的掌控,便很容易出狀況。父母對愛和性有多排斥,孩子就可能為愛和性有多受傷。
當父母灌輸給孩子錯誤的兩性觀時,某種程度上等於把孩子推向壞人,壞人就是看準了,那些「成年卻沒成人」的孩子內心有多匱乏。由於父母的打擊和逃避,孩子在偷偷戀愛後,若遭遇身體和情感的創傷,不敢第一時間向父母求助,於是會在孤立無援中被繼續傷害,甚至走偏了。
他們也沒有以有效的方式完全接受和保護你,而是以逃避和掩飾加重了你的罪惡感和羞恥感。
他們應該告訴你:你之所以遭受那樣的創傷,他們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今後如果有人想傷害你,你要第一時間告訴他們,他們會永遠和你站在一起去面對、解決。
如果你沒有等到他們這些話,那就每天對自己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錯。你只有得到了釋放和接納,才能在寬宥自己中向前走。
認同自己,才能創造想要的幸福。
每個人的一生,不管是工作還是情感,都不可能永遠順遂不犯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犯錯,就是成長的階梯;問題,就藏著覺醒的洞察。
這些糟糕的過往雖然讓我們受傷、受辱、受損,但更讓我們學會分辨人性的醜惡與戀愛的實際。
好的愛情是美好的,前提是,遇見它之前,我們能自重、自愛,而後才能愛人。當你在某個恬靜的午後,牽手一個溫厚深情的男子,歷經一段靜好的愛情,在充分的愛和被愛中獲得滋養和成長,再回首看這段過往,你會發現,不知不覺中你已經擺脫了噩夢。相信歲月能治癒一切,你也要不辜負歲月,要在日夜趕路中變得自信而勇敢。
最後,我願意送給你這樣一段話:門外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所以,打開門,走出去,勇敢愛,就像沒有受過傷那樣。加油!
以上文章取自<失控的親密關係,是一種病>

連結:

2024年5月12日 星期日

花開花落,淡然以對,只是緣起

有時候回頭看,那真是一段艱難的歲月,很多人都笑我很傻。

我說:傻人有傻福。

只有傻的人,才能堅持到底,才可能實現夢想。

現在的我,為了夢想,依然如故,改變不了本性,仍然不斷努力學習,不斷服務付出,為自己的生命創造價值,希望我曾經受過的苦,也能夠為他人帶來幸福的感受。



這篇文章是我去年投稿的,刊登在《人間佛教學報.藝文》51期,5月16日即將出刊。





AI生成圖片



摘要文章如下:

人生就是一場挑戰,面對老病死生,生離死別,哪有可能一帆風順的?
於是,在順境時,我們就會志得意滿,自以為是;逆境時,我們就會灰心喪志,鬱鬱寡歡。我們的心情隨著生活的起起落落,而上上下下。
直至年紀漸長,開始找尋人生的意義,慢慢領悟出來,原來我們的這顆心,是可以透過自我覺察,懂得緣起中道,而不受外境影響,能夠自在無憂的。
……

剛好看到加措仁波切寫的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裡面所說的一段話,給我很大的體悟。
「得到過,失去過,徬徨過,無奈過,用淡忘的智慧讓自己灑脫一點,就會看到更美好的風光。告別經歷過的坎坷和苦難,不要掩面歎息,也不必傷感掛懷,不然,就只能永遠停留在昨天。忘記花開的喜悅,忘記花落的嘆息。安靜,超然。」
原來的我,總是被教育要計畫未來,人生應該要擁有什麼。但是,我的生命不是來享福的,是要學習超越,要不斷向內在的自我覺察,把執著放下,認識自己,找到此生在世間的意義,為社會服務奉獻,做利益眾生的事。
不管好與壞,成與敗,都能明白世間的一切都是緣起,緣生緣滅,沒有永遠不變的事物,就是學會提起與放下。
經歷婚變,這是我的選擇,是為了追尋自己的人生目標,想要更多的時間獨處,專注於自心的修鍊,學習不受外界影響,做一個自在不執著的人。
當緣分已盡,就要放得下。人生是過客,誰會跟誰都是在因緣裡,努力過,也用心去生活過。但是,當盡了力,發現各自追求的人生價值是不一樣的時候,相互拉扯,無法有所提升與成就,而是磨擦與衝突不斷,那就是該放手的時候了。
緣生,使我們在一起;緣滅,便要放下,專注做自己想要為這個社會貢獻的事。
當想法漸行漸遠,我自認為該做的都做了,卻沒有成功,也是因為一直都是各想各的,各做各的,我以為那是他想要的,他以為那是我想要的,最後,才知道我們對於理想的追求是不同的,我們……
<花開花落,淡然以對,只是緣起>連結:

https://www.fgsihb.org/periodicals/96eed702-0e67-11ef-b31a-c9de5a43d6bf/?__locale=zh_TW&publicationNo=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640247ffd89780001f07162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AI生成圖片:關鍵字

不同的軟體會有不同的風格,關鍵字的使用,每個軟體生成的畫面,也會因為不同的軟體,生成全然不同的圖片。

因此,決定圖片生成的風格,透過選擇軟體,才可能達到想要的圖像。

AI生成圖片的文字描述,有時候未必能夠被完整呈現出來畫面,若試著用關鍵字來生成的圖片,結果確實不太一樣,著重點會很明顯,設計感也會被突顯出來。

關鍵字:glossy
Adobe firefly 生成圖片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63a286efd897800013a1627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水光映蓮華,芬芳安寧明澈

好幾次使用nightcafe 軟體,都想要表現光的意象,但沒有成功過。

今天就使用adobe firefly 軟體,來表現光的意象。再用蓮花和水,映襯光的閃耀,生成圖片。

然後,這樣的意境適合寫一首詩。

心蓮心意,蓮生池中,芬芳;

柔情似水,水清如鏡,安寧;

光之療癒,閃耀星光,明澈。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638d80efd89780001555e4f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剪自己的頭髮,求道的過程

自從疫情足不出戶,就開始學著自己剪頭髮,剪出自己喜歡的髮型,清湯掛麵加長型,前短後長,自然捲的髮質就會讓頭髮自動向內捲,自然成型。

如果頭髮剪齊,整個人看起來會比較呆板,所以,我會打層次,層次在內,留下部分長髮覆蓋於外,這樣一來,層次的雜亂參差,就會被掩蓋在內,而且頭髮不會顯得太厚。

疫情時,沒人看,就能不斷練習,當我剪習慣了,找到適合自己的髮型,自己覺得該剪髮,同時也能放輕鬆的時候,就跟著感覺走,剪出來的髮型,自己滿意,別人看了也喜歡。

相信自己的感覺,往往感覺會比想法更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今天一早起床,就開始剪頭髮,剪完頭髮,整個人都神清氣爽起來。

越來越覺得,對自己滿意,別人也會同樣對待我們。過度批判自己,覺得別人永遠比自己做得好,就很難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不是事事求完美,而是懂得欣賞自己,接納自己的優缺點。

我剪的頭髮並不完美,但我享受剪髮的過程,也對剪完的頭髮,感到滿意,這就夠了。

今天休假,抽空看蔡璧名老師的《莊子,從心開始》,讀到求道的過程。

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往上提升。

從自己臨摹—自己背誦—親眼見證—親自感受—體悟詩歌—進入深遠幽寂的心境

談到親眼見證,蔡老師以她個人經驗,看到醫書講到的鹿角補陽,龜板滋陰,親自見證到烏龜都是躲在角落,角落為陰,所以滋陰。

傳統醫學認為人的情緒和心神、精、氣、血、肌肉、骨骼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會互相牽動,互相影響。

情緒紛亂就會導致疾病,情緒調整,疾病就會好轉。

人會走向求道之路,通常是因為生命中遇到了難解的困頓和攪擾,覺得太累了,或是太傷了,才會尋求如何放下執著,如何看淡的良方?

心身安寧,是歷經苦難,才能真正珍惜平淡的滋味。

圖片好像跟本文內容不合,其實,看畫在自己,不在作者,用心體會,就能洞徹心靈,獲得平靜。

新的月份,又可以使用Adobe firefly軟體。

我比較喜歡使用這個軟體,中文就能描述,可惜可利用點數太少。沒收入前,就先免費學習吧!

中文描述:平淡寧靜的景色
大樹無用——podcast
第四十九集剪自己的頭髮
第四十九集剪自己的頭髮
Podcast Episode · 大樹無用 · 05/05/2024 · 10m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7%AC%AC%E5%9B%9B%E5%8D%81%E4%B9%9D%E9%9B%86%E5%89%AA%E8%87%AA%E5%B7%B1%E7%9A%84%E9%A0%AD%E9%AB%AE/id1648864362?i=1000654555269


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AI生成圖片:變化色彩

原來是想要嘗試生成各種花器的圖片,AI卻把花器設定的色彩變成了整張圖片的色彩。

於是,我就想要看看色彩的變化,如果在同樣的文字描述中,只換了不同顏色的文字,是不是會產生不同顏色的畫面?

結果,整張畫面都改變了,不但換了顏色和花器,建築空間也是完全不同的。

看起來挺漂亮的,挺氣派的格局。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636297afd897800013782dd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AI生成圖片:蘋果狂想曲

以蘋果和女孩的文字描述,所生成的圖片,不斷修改細節,或是風格,或是鏡頭,每一張圖片都有故事。

我沒有設定表情,就是人物、事物、背景和畫面的要求。

彷彿成長在蘋果園裡的女孩們。

今天不想寫故事,就是純粹只有圖像,看看這些圖片會讓人感受到什麼?


我個人覺得是展現女性的堅韌性格,不畏風雨,還有不表露於外,豐盛收成的喜悅。

每個人看見的,往往是自己的投射,所以,沒有標準答案,就是探索心靈的世界。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6338a46fd8978000101c095

療癒書籍出版計畫:77道通往內在自由的光之門

問: 構思一本故事書或療癒書籍,寫過愛的故事、成長的故事、花田故事、電影體悟、雙生火焰等不同的主題,以不同主題集結一本書,還是不同主題集結不同的書。 答: 你希望讀者在翻完書後的感覺是「被療癒與充滿能量」,還是「像完成一場旅程與蛻變」?這個答案可以幫你決定用一本集結,還是一系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