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2023年9月14日 星期四

生命體悟:給出去,因緣自有安排,不加干涉

最近,工作責任加重,心靈更加自由,也就沒有心理壓力。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既然做了選擇,就承擔,也就一步一腳印,把自己的人生穩健地走著。

經歷了一段混亂與擔憂的日子,漸漸放下煩惱,隨順因緣而走。

不再執取,也不再牽掛,就是活在當下,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我把一篇篇的文章整理出來,公開發表。那是我曾經走過的路,也是分享我的喜怒哀樂,我隨時可以回頭重讀,看著自己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我。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只有把自己照顧好了,才有多餘的力量去照顧別人,我做的事情才有意義,才有價值,也讓我的身心更加輕鬆自在,逍遙快活。

當我決定"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心裡就沒有任何負擔,也就能更加專注在自己的這顆心,隨時隨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讓自己更加自信與喜悅。

最近,不斷思維自己的未來,想要找到可以發展的事業,獲得穩定的收入。但是,過度考慮現實問題,讓自己處於一種放不下的心情,徒增苦惱,幾經考慮,決定"給出去"。

因為分享我的生活體悟,一直是我想要做的事,不希望為了現實,而阻礙了我做這件事的初衷。

決定了,就放下了,所以,我會把舊作繼續整理出來,若有新的靈感,仍會持續書寫分享。

自我成長,就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開心,更輕鬆。也希望看了我的文章,能夠讓更多人活出自己的樣子,放下執著,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

因緣自有安排

有一回,跟義工朋友們分享學佛的心得,剛好聊起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令我們印象深刻!但是,一直找不到這個故事的詳細內容,今天終於看到了這則故事,也想起因緣的不可思議,是很難用常理可以理解的。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流浪漢,走進寺廟,看到菩薩坐在蓮花臺上,受眾人膜拜,非常羡慕。

流浪漢問菩薩:"我可以和你交換一下嗎?"

菩薩說:"好啊,但有一個條件。"

流浪漢說:"有什麼條件?"

菩薩說︰"不能開口說話。就是不管看到什麼情況,都不能說任何話。"

流浪漢覺得不開口說話,很容易啊!就答應了菩薩的要求。

流浪漢坐上了蓮花台。求菩薩的人很多,天天來煩菩薩,但他都忍住,沒開口說一句話。

但是,有一天,來了一位富翁。

富翁說:"求菩薩賜給我美德。"

在他磕頭,站起身之後,一不小心,他的錢包掉在地上。流浪漢想要開口提醒他,但他想起了菩薩的話,就沒有說話。等到富翁走了之後,進來的是一位窮人。

窮人說:"求菩薩賜給我金錢。家裡人病重,急需用錢。"然後他也磕頭,站起身之後,無意間,就看到了這個錢包在地上。

窮人說:"菩薩顯靈了。"他拿起錢包就走。流浪漢想開口說那是別人掉的錢包,可是他想起了菩薩的話,又忍住了不說。

這時,進來了一位漁民。

漁民說:"求菩薩賜給我安全,出海不會遇到風浪"。

然後,他磕頭,站起身,才準備要離開,卻被走進來的富翁抓住。為了錢包,兩個人扭打起來。富翁認定是漁民拿走了錢包,漁民受了冤枉,無法容忍。

這時,流浪漢再也看不下去了,就把看到的實情告訴了他們。看似一場糾紛平息了,於是漁民趕快離開去坐船了,而富翁則去找那個窮人算帳。

結果窮人沒有得到那筆救命錢,富人沒有機會修德行,漁民出海趕上了風浪,葬身海底。

當流浪漢知道了之後,為自己沒有信守承諾,而感到很難過。

這個故事到底是在告訴我們什麼?

有時候,看見的未必是真相。有時候,因緣的安排,自有它的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詩經》• 卷耳

《詩經•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僕痡矣,云何盱矣。 卷耳 卷耳(學名:Salsola komarov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