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家的渴望,一切都緣自愛

每次付出真心,得不到別人真心的回應,就覺得換來虛情假意,或是情緒勒索,就感到心灰意冷,傷心難過。


經過一夜的委屈,流淚洗滌內心的污垢,今早起來,想通了很多事。

幾天前,和一位義工朋友聊起,之前工程未完工前,由於義工少,主管都能照顧到每位義工的需求,這裡就像一個家,大家互相照顧,互相關心,雖然有爭議,有負能量的人,主管都能包容,接受每個人的差異,給予每個人自主管理的空間。

而利用午齋,聚在一起吃飯,主管就會開示佛法,讓大家提升心靈的層次。

主管營造一個溫馨的家,早來的義工朋友帶新來的義工朋友,同心協力,過了一段時間,義工病的病,死的死,幾乎換了一批新的義工,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經營這樣的家庭氛圍,也讓新來的義工比早來的義工還要多,意見更加分歧,讓早來的義工力不從心,默契就再也建立不起來。

而我的好意被中傷,就躲到花草的世界裡,這個家就支離破碎,各種不同的意見,不同的作法,混亂了好一陣子,而我就默默付出,聽早來的義工抱怨,聽新來的義工鬧情緒,一度想要離開,卻捨不得花草而留下來,也漸漸適應失去家的感覺。

這幾天,想要一個人獨處,也是人變多了,就覺得孤單,我想是每個人到了年節,會特別想家的緣故吧!

家,是一個避風港,有時候,也是一個充滿衝突的地方。

年輕時,曾經被一位敬重的老師,邀請到他們家去做客,感受到老師夫妻之間的深厚感情,也期許自己將來尋找心靈相通的伴侶。

然而,原生家庭母親與二姊的長年鬥爭,引發的衝突,帶給我的創傷,使我不懂得怎麼與人相處,只想逃避親密關係,想要和諧,想要安靜,想要退讓,想要犧牲,成全他人,終至失去自我而痛恨自己。

而對家的渴望,深埋在心底,終於在這裡,被短暫滿足過,很快地,又被各種人際衝突而失去了家的溫暖。

原生家庭同樣的問題,真的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由此可見,經營一個家,談何容易啊?

想想,家的渴望,不都是期待愛人與被愛嗎?

只有回到愛的感受裡,一切的紛爭,都可以止息了。

我決定再度付出真心,付出愛,給我現在的家,我義工服務的朋友們,他們就是我的家人。

不管未來,我離開這裡,我的心裡都會放著他們給我的愛,還有我給他們的愛。

家,有愛,也有衝突,但,都被包容了,因為有愛,有真心。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5c806bbfd897800012d6c9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愛的真義(二):心的鏡子

〈你終於回來〉 詞:星心Rosemary 【第一段】 你總說愛是安排未來 鋪好路不讓我走開 我微笑沉默 藏著無奈 心被照顧 卻無處安在 你看不見我靈魂的模樣 用擁有 取代聆聽與陪伴 我在你身邊 慢慢像不存在 終於我選擇 不告而別 【副歌】 你終於回來 不是回頭來找我 而是穿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