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2023年3月18日
當我決定愛自己,保護自己,照顧自己時,我幾乎刪掉了一半的文章。
然而,令我大感意外的是,我所寫的文章,大半都是在談愛,而我一生追尋的愛,就是無條件的愛,就是佛菩薩的慈悲。
佛教講的愛,就是佛菩薩對世人的愛,就是慈悲,換句話說,就是無條件的愛。
佛菩薩從來沒有分別心,不會嫌貧愛富,不會在乎世間成就高低。佛菩薩都想盡辦法去救度任何人,而能否得到佛菩薩的救度,是跟自己的因緣有關,不是佛菩薩要不要度這個人。
所以,我把原生家庭、婚姻、感情相關的文章,及報社期刊發表的文章,一一刪除之後,發現我寫的文章內容,還是以愛自己、做自己為主,而且跟這個話題有關的,就是無條件的愛。
我在刪除文章的過程,好像讓自己把那些原生家庭、感情、婚姻的痛苦回憶,從心裡抹去,不再公開談論。
我曾經說過,讓人復原的真正力量,是愛,而不是創傷治療。所以,我不斷提到愛自己的重要性。我能從創傷裡復原,我所做的事情就是愛自己。
現在,為了愛自己,我刪除不想公開的隱私,我這麼做,也等於是向過去的自己道別。
我原本只是感到不安,對於公開自己的私事,所寫的那些傷心的往事,過去的傷痛,或是我個人的隱私,關於我的身世,和以前不堪的婚姻生活,曾經未完成的夢想、失業困頓等等的文章。
每一個過往都令人不堪回首,實在不想要再看當時寫的文章,心情挺沈重的。
我真的想要從心裡徹底忘掉那些,讓我不開心,也充滿憂傷的情緒。我想那些文章並不能真正療癒自己,更別說他人可以從中獲益。
現在的我愛自己,做自己,希望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沒想到,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寫的,其實就是一生的追尋,就是愛,就是無條件的愛,就是佛菩薩的慈悲。
而這一切都從雙生的因緣相遇開始,經歷種種考驗,直到我回到佛菩薩的淨土世界,才真正得到佛菩薩的慈悲愛顧。
而我這一生的追尋,就是無條件的愛,至此,只能算是起步而已。
接下來,就是一條漫長的修行路,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就是學習無條件的愛,也就是說,我已走上這一生追尋的道路,就從愛自己開始。
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2023年3月17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愛的真義(二):心的鏡子
〈你終於回來〉 詞:星心Rosemary 【第一段】 你總說愛是安排未來 鋪好路不讓我走開 我微笑沉默 藏著無奈 心被照顧 卻無處安在 你看不見我靈魂的模樣 用擁有 取代聆聽與陪伴 我在你身邊 慢慢像不存在 終於我選擇 不告而別 【副歌】 你終於回來 不是回頭來找我 而是穿越自己...
-
寫於2023年10月10日 最近,大腦生病了,自律神經失調,不得不以園藝治療來療癒自己。 一開始,主管還是希望我能夠協助內部工作,但是,我的大腦經由園藝治療,改善很多,我實在需要持續做園藝治療來康復。 我不想要依賴拐杖,我希望訓練自己的體能,透過園藝治療,讓我的手腳靈活,達到身...
-
慷慨大方的人,看起來都比較快樂,為什麼? 在《香氣腦科學》這本書裡,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說法,就是從研究發現: 做出慷慨決定時,紋狀體的活動與幸福感的多寡有著密切的關聯。這也意味著,紋狀體的活動在慷慨與幸福之間的聯繫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的分析得知,影響我們做出...
-
初次吃到 那特殊的香氣 盤繞我心 原來是種在庭園 那一棵棵並不起眼的紫蘇 去年陽台種紫蘇 陽光下 閃耀的光 透著些許的晨露 令我心醉不已 紫蘇的花 多麼迷人 不只是香氣 而是宣示老去 死亡的前兆 瀟灑的姿態 死前也要美麗一回 留給世人 那不凡的華麗 望著 滿盆子的紫蘇花穗 感動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