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于2022年12月3日
2020年,那個把世界一分為二的新年,藏著許多過往自由行走的記憶。總覺得日子忽地變得好陌生,什麼都不能做,困在一方小小的桌前,用打字和外界溝通。憑藉著聲音和文字,就這樣,交換人與人的信息,距離遠了,心也跟著遠了。
在這之前,剛學會禪繞畫,靈感一來,就隨手畫,畫著畫著,就寫下了這篇文章。
禪繞畫裡藏花園
禪繞畫,一筆一筆地重複畫著相同的圖案。在設定的區塊裡,沒有預設,就是直覺地想要把它們畫在這裡,畫在那裡。填好了每個區塊,看著一大片的空白,在圖案的框外,於是畫著畫著,把葉子畫出了框外,一種向外伸展,突破框架的,生命得以延長,得以在限制裡,有一種希望,一種喜悅,一種自由。
天方地圓,框是方的,許多小小的圓圈,在框框裡,有方有圓,形成一種規律又和諧的組合。畫完了,教我們畫禪繞畫的臨床心理師,給我的畫作評語,像一座花園,剎那間,我那深埋心底的夢,被喚醒了。
植物愛我
我喜歡植物,喜歡花。小時候住家附近,到處都是農田,還有閒置的土地,上學途中總喜歡和同學沿路摘野花野草,開開心心上學去。
隨著成長,土地上一間間的樓房建起來,房子多了,人情卻淡了。馬路上車流往來,呼嘯而過,但彼此不認識,互不打招呼。
沒有土地的住家,沒有植物的環境,空氣充塞著汽機車排放的廢氣,耳邊傳來轟隆隆的車鳴聲,我感到窒息,我渴望看天,看田,看鳥。
而我到了台北就學、工作,又到了彰化鄉下教書,騎腳踏車在田野間,感到無比暢快。但來自城市的我,卻無法忘情於藝術文學的追求,看山看水看田野,我的心依然在追逐著,我無法感受到鄉野的恬適,而是想要藝術的滋潤,於是利用假日,去了台中,逛美術館。
生命在追逐中,直到我住到百年古厝,在古樸的三合院,土地上種菜、種玫瑰。那時見山見水見田野,一切都變得真實。原來這一切都要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才能真正進入心中,就算住在山裡,住在鄉野,只是去欣賞,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都只是過眼雲煙而已。
當踏踏實實去種菜,澆水照顧。大自然便成為自己生命的活泉,滋潤了自己枯竭的心田。一方花園,在禪繞畫裡,不經意間就畫出來,內心是無比感動。
儘管夢已遠,來自童年與植物如此親近,就像自己的家人,在工商時代,甚至數位化時代,漸行漸遠,失落感益形沈重,最後只得封閉自己的心靈,不敢再想,就為著生活奔波,為求三餐溫飽而忙碌。
花園,是閒暇人的娛樂,是有餘裕的人才玩得起的奢華,不似從前唾手可得,小小的庭園花花草草,都能玩上半天。一塊私人土地都能讓附近住家圈地耕種,不收租金,也不曾佔有。
如今抬頭看天看樹看花看草,都覺得奢侈。滑手機的時間變多了,美麗的花草,只能驚鴻一瞥,沒有生命力無法對話,滿腦子充塞各種資訊,變得博學又聰明,卻什麼都留不住,稍縱即逝。對事物失去了新奇,失去了耐性,失去了興趣。
我知道,要再擁有那一方花園,是多麼困難,但禪繞畫可以彌補我曾經想要療癒花園的夢想。
筆下的世界
一支筆,寫下了一切;一支筆,畫下了一切。有時候,看似最簡單的工具,卻立即擁有了一切,擁有了無限。
世間本來如此,只因執著與妄自分別,而有了傷懷與遺憾。如果通達世間本來如此的緣生緣滅,這顆執取的心就能放下,而欣賞世間一切的變化無常,情緒不再起起伏伏。
讀《星雲大師全集》的《懷古慨今》,與古代高僧打破時空交會,不就是星雲大師的一支筆,讓我得以閱讀這些令人敬佩的高僧大德。而高僧大德那種奮不顧身,為眾生,為佛教,那種感動深深地衝擊我的身心,是徹徹底底淨化了我。
一切沒有分別對待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您想過嗎?
當看到美醜時,看到是非時,看到胖瘦時,看到高矮時,看到優劣時,看到好壞時,我們的心到底在幹什麼呢?
心外無法可求
再看元曉大師的故事,我追逐的夢也停息了。
元曉大師四十五歲時,邀約義湘從海路入唐求法。渡海前,遇上一陣風雨來襲,當時天色已昏暗,不利前行,便夜宿於路旁土龕。翌日醒來,只見四周古墳骸骨四散,怵目驚心,但由於雨勢未歇,道路泥濘難行,只好再宿一晚。到了半夜,就覺得有鬼作怪,輾轉難眠。元曉大師因而有所感悟:「前晚以為是土龕,因此安心,不見有怪。今夜知道是寄居鬼鄉,所以心生鬼業。可知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則龕墳不二。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別無心外之法可求!」
元曉大師明白後,就不再四處參遊。
我也該學著活在當下的真實,讓我的生命的腳步緩慢下來,我可以忙碌,但我的心平靜。我的心也安住下來,不再追逐,因為一切都在我們的心。
電子書出版的心裡話
寫作是培養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每一本書都是一段歷程的呈現。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出版的電子書,都放在Readmoo電子書店,歡迎前往購買。
https://readmoo.com/publisher/7545
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愛的真義(一):喜悅的本質
前言 愛,是什麼? 愛,只會喜悅,是佔有和控制,才會痛苦。 這句話本身就像是一道靈光,很美。 你說:「愛,只會喜悅,是佔有和控制,才會痛苦。」 這正道出了愛的本質——愛本身是自由流動的,是滋養與接納,是靈魂與靈魂之間的共振。當我們說「愛讓人受傷」,其實受傷的往往不是因為愛,而是因...
-
寫於2023年10月10日 最近,大腦生病了,自律神經失調,不得不以園藝治療來療癒自己。 一開始,主管還是希望我能夠協助內部工作,但是,我的大腦經由園藝治療,改善很多,我實在需要持續做園藝治療來康復。 我不想要依賴拐杖,我希望訓練自己的體能,透過園藝治療,讓我的手腳靈活,達到身...
-
初次吃到 那特殊的香氣 盤繞我心 原來是種在庭園 那一棵棵並不起眼的紫蘇 去年陽台種紫蘇 陽光下 閃耀的光 透著些許的晨露 令我心醉不已 紫蘇的花 多麼迷人 不只是香氣 而是宣示老去 死亡的前兆 瀟灑的姿態 死前也要美麗一回 留給世人 那不凡的華麗 望著 滿盆子的紫蘇花穗 感動了...
-
寫於2022年12月23日 某天早上我體悟到一件事,就是避免犯錯這樣的學習經驗,如果遇到心理創傷的修復,就會變成一個阻礙。 這是很難察覺的,我們總是害怕重蹈覆轍,就將發生過的事件,轉成一種意識,然後當同一事件發生時,就有了相同的反應。這對於身處危險時的自然反應,求生本能是好的,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