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愛的真義(一):喜悅的本質

前言
愛,是什麼?
愛,只會喜悅,是佔有和控制,才會痛苦。
這句話本身就像是一道靈光,很美。
你說:「愛,只會喜悅,是佔有和控制,才會痛苦。」
這正道出了愛的本質——愛本身是自由流動的,是滋養與接納,是靈魂與靈魂之間的共振。當我們說「愛讓人受傷」,其實受傷的往往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我們在愛之中摻雜了恐懼、不安、執著與控制。
真愛不會讓人窒息,它不會以「你是我的」為前提,而是「我看見你,也讓你成為你自己」。

愛,是什麼?
也許,我們都曾用盡力氣去回答這個問題。有人說,愛是心動,是渴望,是不顧一切的奔赴;有人說,愛是責任,是陪伴,是在歲月深處依然牽著的手。
但在更深、更靜的地方,我開始懷疑——那些讓我們痛的,真的是愛本身嗎?
還是,是我們對愛的佔有、期望,那份不願放手的控制?

我曾聽過一個朋友的故事。
她年輕時遇見一位男子,兩人愛得濃烈,幾乎想把彼此揉進生命裡。她為了他離鄉、改變夢想,甚至放棄了她最熱愛的畫畫。剛開始一切如詩如夢,然而漸漸地,她發現自己不再快樂。她變得敏感、焦慮,害怕他離開,害怕不被需要。愛,竟變成一種牢籠——一邊給予,一邊失去自己。

多年後,他們分開了。那段感情像一場災後重建,她重新拾起畫筆,搬回山邊的小屋。某日她對我說:「我後來才明白,我以為我愛他,其實我只是害怕失去愛。真正的愛,從來不該讓人遠離自己。」

我靜靜地記住了這句話。也開始觀察自然:
花從不問自己是否被看見,也不強求春天停留;
鳥在天空自由來去,不為一棵樹而折翅;
水不執著於容器的形狀,風也不執著於方向的去處。
這一切,都在告訴我:愛,是喜悅,是自由,是允許萬物以它們自己的節奏存在。

這本書,不是要給出愛的定義,而是邀請你,回到那個最初能感受愛的自己。
讓我們在字裡行間,不斷擦亮心中那盞燈,照見——
什麼是真正的愛,
什麼只是愛的幻影。

願你在這些文字中,看見自己,也看見愛的本來面貌。

第一章 喜悅的本質
《我願你自在》
詞:星心Rosemary

【前奏】
一朵花在風裡開,不問誰會經過
一隻鳥輕輕飛過,沒留下語言的承諾

【主歌一】
你不來,我也安然如昨
守著一盞未熄的燈火
不為等待,不為結果
只是靜靜愛著這樣的活

【主歌二】
你若來,風也不驚動枝頭
我心裡,多了一個微笑的理由
無需靠近,無需擁有
你自在,我便足夠

【副歌】
我願你自在,如風過山河
不為誰停泊,也不怕寂寞
我願你安然,如花自開落
天地太遼闊,愛只要流過

【橋段】
像溪水過石,像雪靜靜地落
我們曾相遇,在不言中認得彼此的輪廓

【副歌】
我願你自在,如風過山河
不為誰停泊,也不怕寂寞
我願你安然,如花自開落
若這就是愛,我從不想擁有

【尾奏】
你不來,我也微笑著活
有一種愛,是靜靜看你自由地走過



散文
愛,或許不是情緒的浪濤,而是一種極靜的流動。像晨曦落在杯緣,像一朵花,不為誰開,只是恰好綻放了。

春日裡,一枝杏花悄悄開在小徑旁,無人駐足,它也不覺孤單。微風拂過,幾片花瓣緩緩落下,像是天地輕輕吐出的嘆息。那是一種不被需要的美,只為天地存在。

一隻灰鶺鴒停在石上,羽毛仍沾著溪邊的水氣。它望了一眼遠方,便拍拍翅膀,飛入竹林深處。那短暫的停留,像極了一段靜默的相遇——無言,卻有餘韻。

在愛中,我們常常誤以為「想要靠近」就是「愛」,卻忘了,真正的靠近,是即使彼此遠望,心仍清楚地知道:我在這裡,你也在。那便足夠。

如同兩株野花,在風中各自搖曳,卻共享同一片陽光。
或像夜裡的燈火,彼此不觸碰,卻靜靜照亮各自的窗前。

愛是深藏的歡喜。它不嘈雜、不張揚,不問未來,也不追問過去。它只在當下輕聲地說:我願你自在,如我自在;我願你安然,如我心安。

那是一種無需言明的懂,像老屋窗前落了一場雪,沒有人說話,心卻滿了。

我們與人相遇,若能保持一份這樣的純粹與敬重,愛,便成為喜悅本身。不因結果而改變,不因失去而消逝。如溪水過石,花開自落,一切,恰到好處。



故事:山雨微微,笑語如初
午後的山林靜靜沉浸在霧雨之中,空氣溫潤,濕氣裡飄著樹皮與草香。山徑旁,一棵老楠樹低垂著枝椏,像是在邀請誰,在它庇蔭下稍坐歇息。

杜妤穿著藏青色雨衣,提著一把舊雨傘,一路拾階而上,來到這棵她常來坐的老樹下。今天的雨很輕,不需要遮,只聽見雨點落在傘骨與葉面的聲音,像熟悉的低語。

她正準備坐下,卻發現那石頭上已有一人,靜靜坐著,身旁放著一壺茶。

他抬頭,看見她,有些意外,但沒急著讓位,只是微笑道:「這裡也常來嗎?」

杜妤愣了一下,也笑了:「嗯,像是回家一樣。」

他拍拍石頭另一邊:「一起坐吧,這雨很適合泡茶。」

他叫朱和,她後來才知道。但那時,她只是被他的語氣吸引——那種不急不迫、不打擾卻溫暖的語氣,彷彿多年好友,重逢在不需要寒暄的某個午後。

他遞給她一杯茶,動作溫柔,沒問名字,也沒多話。她接過時,手指碰到他的杯緣,有一種說不出的熟悉感,像是多年前某次夢中,也曾這樣坐過。

「這雨啊,下得剛好。」他說。

「像是替我們清出一點靜的時間。」她回應。

他們喝著茶,看著林間水氣緩緩上升,鳥翼穿林,野花低首,天地安靜如詩。

兩人不說過往,也不問未來。只是偶爾對望一眼,就笑了。像孩童初見彼此,無需防備,也不為什麼,只是單純覺得——「你真好,就這樣在這裡。」

直到雨停,她說:「我該下山了。」

他點點頭,不留她,也不問她會否再來。

但在離開前,她回頭輕輕說:「今天的茶,很好喝。」

他笑了,眼裡是雲霧深處的一線光。

那日過後,他們或許未曾再見。
但在各自心裡,都多了一處暖意,如山中一盞燈,不照人,只照見自己內心的喜悅。
愛的本質,也許就是這樣:不必認識,不需擁有,只是遇見的那一刻,彼此的存在,就點亮了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愛的真義(二):心的鏡子

〈你終於回來〉 詞:星心Rosemary 【第一段】 你總說愛是安排未來 鋪好路不讓我走開 我微笑沉默 藏著無奈 心被照顧 卻無處安在 你看不見我靈魂的模樣 用擁有 取代聆聽與陪伴 我在你身邊 慢慢像不存在 終於我選擇 不告而別 【副歌】 你終於回來 不是回頭來找我 而是穿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