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2024年6月28日 星期五

留白,靜默:松

中國的書畫藝術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歲寒三友:松竹梅

我最愛畫竹。

國中暑假,學校開辦免費的書法班,父親幫我報了名。從此,愛上顏真卿那渾厚的筆墨,成了自己最愛臨摹的字帖。

大學時代,硬生生被老師要求臨摹歐陽詢的字帖,並且各種書法字體都要學習。大一書法課,每週14張書法作業,奠定我對書法的鑑賞能力。

或許祖先曾經是進士,先天的基因使我對學習中文,輕而易舉,但靈魂卻在追尋自己的喜好。而內在自我衝突,讓自己的人生碰撞,找不到方向,卻也學習到對不同的觀點,要尊重與包容。

用AI生成圖片,西畫不成問題,但把畫面塞滿的感覺,讓我想要留白的渴望加深,而且靈魂與基因的對話,使我再度回到中國書畫的世界。

沈澱下來,基因血緣的作用,我確實比較有因緣接觸中國書畫的機緣,卻覺得自己的心靈層次,並不是那麼深廣,中國的內蘊是需要時間去打磨,那時年紀輕輕,怎麼懂得那些愁苦的人生,造就時代的藝術家?

如果不是生命的重大挫折,逼使我一次次面對自己的痛苦,我可能很難體會中國書畫的留白與靜默。

簡單的幾筆畫,就勾勒出深層的意境美。

中國文人的詩中有畫,常常就是一幅畫的描述。

可惜AI生成圖片,中國書畫以工筆畫生成較容易,寫意的就困難多了,而我想要的就是寫意。

所以,先以‘’松‘’為主題,進入中國書畫的文字描述,啟動先天基因的潛力。
—來自星心(Rosemary)發佈於星心的生命之光 https://vocus.cc/article/667ce839fd89780001d8dd4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愛的真義(一):喜悅的本質

前言 愛,是什麼? 愛,只會喜悅,是佔有和控制,才會痛苦。 這句話本身就像是一道靈光,很美。 你說:「愛,只會喜悅,是佔有和控制,才會痛苦。」 這正道出了愛的本質——愛本身是自由流動的,是滋養與接納,是靈魂與靈魂之間的共振。當我們說「愛讓人受傷」,其實受傷的往往不是因為愛,而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