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在園藝治療裡,被稱做禪宗庭園。
我一直不清楚,到底這樣的禪宗庭園,為什麼要不斷用耙在細沙裡畫著?
最近讀了《礫石與沙——日本枯山水庭園的見微知著》一書,才有了些許的概念。
到底枯山水庭園,是為了禪意的表現,還是美感的設計?
自從接觸禪繞畫,發現重複的動作,會讓人把心靜下來。
禪繞畫是不停地畫同樣的線條,而枯山水是不斷地耙直線或圓圈。
當這些動作,開始加入了美感的呈現,心就不再進入那種全然地靜定,而有了一些的要求設計。
這就好像心有所求的時候,就不可能專一心志,完全沒有任何想法地重複去做。
追求藝術的過程,就加入了美感的要求,我反而感到無法全然地進入一種沒有思慮的平靜感受中。
最近,把自己投入到大自然裡,就是想要放掉那些過於追求美感的精緻,而產生的疲累感。
或許,只要有人的地方,總是要做給別人看,而不是為自己而做,就會講究精美,講究品味,很多的講究,讓我感到心力交瘁,對一個自然人來說,真的很不習慣。
我會生病,也是長期為了符合主管的要求,達到完美的地步。
我認為心性可以提升,但做事要求完美,對我的身心就是一種負擔。尤其我的自律神經失調是需要放鬆的,卻遇到的主管都是要求完美的,我又是那種非得做到盡善盡美的性格,所以,我的身體就開始抗議了。
我想通了,我還是回到花草的世界裡,享受一種大自然的療癒,讓自己真正放輕鬆,療癒自己。
我想要找回自然的感覺,不想要太多人為的造作。
而園藝治療就是放鬆,紓解壓力,療癒自己,不再給自己超過負荷的工作量。
而禪,不就是這樣嗎?不追求外在的成就,而是達到內在的平靜。越簡單,越自然,越能寧靜自在。
電子書出版的心裡話
寫作是培養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每一本書都是一段歷程的呈現。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出版的電子書,都放在Readmoo電子書店,歡迎前往購買。
https://readmoo.com/publisher/7545
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2023年9月24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繪本創作:寂靜森林的光
寂靜的森林如同內在的心靈世界,等待我們去探索。 小花和小草是森林裡的同伴,他們彼此鼓勵,彼此成長。 寫一個森林冒險的故事,將人們面對恐懼的狀態,及勇敢面對,最後,在黑暗中,發現光。 https://youtu.be/u4yZrnhy1Gs?si=7QDI4aGqGWLT7nps ...
-
寫於2022年12月22日 最近我的身心正在經歷如浴火鳳凰重生般的過程,我的身體內部正在大地震,身體的細胞正在快速地死亡和重生。 我難以形容這樣的激烈變動,來自身體自發性的震動。我沒有生病,我知道我正在改變中,是因為我想通了許多事,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鬆。 沒有畏懼,放心交給宇宙...
-
好幾次使用nightcafe 軟體,都想要表現光的意象,但沒有成功過。 今天就使用adobe firefly 軟體,來表現光的意象。再用蓮花和水,映襯光的閃耀,生成圖片。 然後,這樣的意境適合寫一首詩。 心蓮心意,蓮生池中,芬芳; 柔情似水,水清如鏡,安寧; 光之療癒,閃耀星光,...
-
心能轉境,經歷一年多的人際衝突,用這顆心去轉化,自我提升。 我真的比別人幸福,我對人好,人未必對我好;我待人真誠,人未必待我真誠,那又何妨? 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 只要我相信,持續散發我的愛的能量,用真心待人,或許會被傷害,有時被誤解,但解釋清楚,或是不去解釋,相處久了,別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