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被孤立
剛開始總是聽到她是個不可理喻的人,但相處久了,發現是一個自閉傾向的人,一直向我表示,她怕吵。
當初來山林的時候,就被很多人告誡,最好不要跟她說話,會被她罵,會造成語言衝突。
經過了兩個月的相處,我終於明白,一個人特異的行為,在這個社會是被人排斥的。而我也跟著其他人排斥這樣的人,直到我們有幾次的對話,才知道她並不是如傳說般可怕。而她應該是受到刺激或是先天的疾病所致的異常反應。
單純的心
那天,她的姐姐不斷跟我說,她是受到傷害的人,失去了信心,把自己保護起來。
以前我接觸過心理輔導的學生個案,所以我能理解,她是心智特殊障礙的人,受到社會無情的對待,但是,認識久了,這種人反而沒有心機,就是單純,知道誰對她好,誰對她不好。她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不太知道別人的想法,也不太能明白這個世界的要求,因為這些人的大腦與眾不同。
我是大腦損傷過的人,我更能理解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是來自大腦跟正常人的反應不同。
她常常嫌東嫌西,但我慢慢了解,她的敏感是源自她的大腦,使得她對外在環境特別難以忍受。這樣的敏感,向外表達的是厭惡這個,討厭那個,罵這個人,罵那個人。然後,多數的人都避之唯恐不及,想辦法不去刺激到她。
可是,沒有一個人想要去了解,為什麼她的反應這麼激烈?為什麼她必須這麼說話?
需要被肯定
當我理解她之後,我突然感到自己前陣子,也變成一個不明事理的人,跟著其他人在欺負她,排斥她,躲避她。
她是一個傷害不了別人的人,卻因為行為怪異,遭致大家孤立她。
她跟我說,她做中國結,她打的結很難,是因為老師的鼓勵才完成。我說自己不會打中國結,太難了,但她做到了,比我還厲害。她聽了就很開心。
她不太能了解別人在想什麼,卻能夠把交待的事,做得很仔細。只要願意給這些人機會,他們都能完成簡單的工作,而且做得比一般人來得好。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位置,就看有沒有人願意付出關心,真正保護他們,不要去傷害他們。
我和她姐姐聊過之後,很慚愧,我曾經誤解她,還跟著其他人一起孤立她,以為她是故意找人麻煩,故意跟人衝突,而沒有意識到可能是個先天缺陷,後天受到傷害的人,所表現的反常行為。
經由與她的相處,我慢慢回想起自己曾經是那麼疼愛我的學生,為他們付出心血,一心一意希望他們能夠快樂長大。
發自內心的慈悲
這幾天,就在我意識到她的善良,我從一個不符合社會期待的人身上,找回自己悲天憫人的心。我因為受過傷,變得過度自我保護,也缺乏同理心,但我原本不是這樣的一個人,我是能夠走進這些人的心。
在我以前的教書生涯裡,我懂得這些孩子的脆弱,我是很能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
我知道,沒有人想要被這個社會孤立,只因為不了解他們怪異的行為背後,是一顆受了傷的心,而對人產生了恐懼,開始自我保護而做出異於他人的行為。
如果願意傾聽,就會發現他們都很善良,很容易滿足,也想要把事情做好。
我們應該是去理解他們,而不是排斥他們。
我因為感受到了自己那份發自內心的慈悲,也回頭檢視自己受了傷的心,是充滿怨恨與對立,是很難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別人就像一面鏡子,返照自身,懂得別人,也就懂得了自己。放下仇恨,放下怨懟,用心去愛,就會發現自己的善良,可以再像從前一樣,無怨無悔去愛那些受了傷的孩子,讓他們感受到安慰與滿足。
所有的一切創傷,沒有特效藥,只有一味藥,就是愛。但要愛而無傷,得先懂得什麼是愛?無條件的愛是慈悲,發自內心深處的慈悲,就再次擁有愛人的能力,也是因為從他人的回應中,發現自己內心的慈悲,只是被障蔽了,其實是一直都在的。
感恩順逆境給我的考驗,讓我更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慈悲?什麼該放下?什麼該珍惜?
曾經遇到身心障礙者的父母,他們說,這樣的孩子是單純且善良的,是父母的小天使,是上天送給父母的禮物,讓人疼愛不已。
的確,這些孩子在班上,看似常惹同學麻煩,行為卻很可愛。如果懂得他們的心,就會被他們奇特的想法,逗得開懷大笑。
電子書出版的心裡話
寫作是培養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每一本書都是一段歷程的呈現。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出版的電子書,都放在Readmoo電子書店,歡迎前往購買。
https://readmoo.com/publisher/7545
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2023年5月2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身心靈的靈性交融(二):你忘了愛,我卻記得你
第二章:你忘了愛,我卻記得你 有些愛,生於塵世之前,死於命運之中。 我們曾在那前世相遇——那是一個靜謐的時代,風從山巔而來,穿越開滿白花的村莊,你的眼神像晨曦,我的心也曾為你悸動。 但我們沒有走到一起。 我選擇了順從,選擇了家族安排的婚姻,選擇了那條鋪滿傳統與責任的道路。 你站在...
-
寫於2023年10月10日 最近,大腦生病了,自律神經失調,不得不以園藝治療來療癒自己。 一開始,主管還是希望我能夠協助內部工作,但是,我的大腦經由園藝治療,改善很多,我實在需要持續做園藝治療來康復。 我不想要依賴拐杖,我希望訓練自己的體能,透過園藝治療,讓我的手腳靈活,達到身...
-
初次吃到 那特殊的香氣 盤繞我心 原來是種在庭園 那一棵棵並不起眼的紫蘇 去年陽台種紫蘇 陽光下 閃耀的光 透著些許的晨露 令我心醉不已 紫蘇的花 多麼迷人 不只是香氣 而是宣示老去 死亡的前兆 瀟灑的姿態 死前也要美麗一回 留給世人 那不凡的華麗 望著 滿盆子的紫蘇花穗 感動了...
-
寫於2022年12月23日 某天早上我體悟到一件事,就是避免犯錯這樣的學習經驗,如果遇到心理創傷的修復,就會變成一個阻礙。 這是很難察覺的,我們總是害怕重蹈覆轍,就將發生過的事件,轉成一種意識,然後當同一事件發生時,就有了相同的反應。這對於身處危險時的自然反應,求生本能是好的,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