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義工服務遇到老朋友,聊到幾位義工朋友的身體都出狀況了。
剛好有人發現老朋友拿東西的手會抖,就在猜測是不是帕金森氏症?
然後,又提到看見誰,也是手抖。
我就不假思索地說出口,香草茶可以改善症狀。
於是,有人建議我,每天泡香草茶給有緣人喝。
我請AI答覆詢問,得到的相關資料,說明香草茶有安神,鎮定神經的功效。
raw-image
zoomable
帕金森症與大腦損傷有關
帕金森氏症與大腦損傷密切相關,主要是因為大腦中中腦黑質(substantia nigra)內多巴胺神經元逐漸死亡,導致多巴胺水平下降,進而引發運動協調障礙等症狀。
這些神經元的死亡與α-突觸核蛋白異常折疊並形成路易氏體有關,這些蛋白質堆積損害神經細胞,造成大腦功能受損。此外,粒線體功能障礙和氧化壓力也被認為是神經細胞死亡的原因之一。
帕金森氏症屬於神經退化性疾病,會影響大腦基底核的運動迴路,導致動作遲緩、僵硬和顫抖等症狀。近年研究也指出腸道菌群透過腸-腦軸線影響大腦健康,可能與帕金森氏症的發生和症狀有關。
帕金森氏症是因大腦中多巴胺神經元損傷和死亡所致,這種損傷涉及蛋白質異常沉積、粒線體失能及神經退化過程,導致大腦功能障礙和典型的運動症狀。
可以飲用香草茶改善症狀嗎?
可以飲用香草茶來改善部分神經退化症狀,尤其是提升認知功能與穩定情緒。鼠尾草、迷迭香和香蜂草被稱為提升記憶力的三大香草,香蜂草還有類似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的效果,有助於提升認知能力。洋甘菊和薰衣草則有助於放鬆神經、改善焦慮和睡眠品質。
此外,研究發現香草和水果中的成分「金合歡醇」具有預防和逆轉帕金森氏症相關腦損傷的潛力,雖然目前多為動物實驗階段,但顯示香草成分對神經保護有希望。烏龍茶中的茶飢素也被證實能減緩帕金森氏症,促進腦細胞粒線體修復。
不過,香草茶和相關飲品主要為輔助改善,無法取代藥物治療,且效果因人而異,建議配合醫療指導使用。
香草茶可透過抗炎、提升認知及放鬆神經等作用,幫助改善部分症狀,對帕金森症和大腦損傷有輔助療效,但仍需醫療配合。
木犀草素是否能預防阿茲海默症
木犀草素具有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潛力,主要因其能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42)的聚集,這是阿茲海默症發病的關鍵機制之一。研究顯示,木犀草素能有效阻止Aβ蛋白的單體聚合和纖維結構形成,減少神經毒性,並在阿茲海默症小鼠模型中顯著抑制腦內Aβ沉積,改善學習和記憶能力。
此外,木犀草素還具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抑制腦內炎症因子釋放,促進神經生長因子生成,有助於神經元修復和再生,進一步支持認知功能。
木犀草素通過抑制阿茲海默症相關的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及減少神經炎症,展現出預防和改善阿茲海默症的效果,具備成為天然輔助治療的潛力。
木犀草素最常見於多種植物的葉子中,也存在於果皮、樹皮和花粉中。常見含有豐富木犀草素的植物包括:
芹菜、椰菜(花椰菜)、青椒、辣椒
百里香、迷迭香、鼠尾草、薄荷、牛至、紫蘇
蒲公英、甘菊(洋甘菊)、菊花
胡蘿蔔、橄欖油、臍橙等柑橘類水果
這些植物多為香草、蔬菜和水果,是日常膳食中木犀草素的重要來源。
帕金森氏症和阿滋海默症有何不同
帕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的主要不同點在於症狀表現和病理機制:
症狀差異:
阿茲海默症主要影響認知功能,早期表現為記憶力減退、語言障礙、專注力和執行功能下降,情緒與社交能力也會受損。
帕金森氏症主要影響運動功能,早期出現肌肉僵硬、動作遲緩、靜止性顫抖、姿勢不穩和步態異常,認知功能通常在後期才受影響。
病理機制:
阿茲海默症與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斑塊和神經纖維糾結異常堆積有關,導致神經元退化。
帕金森氏症則因中腦黑質多巴胺神經元退化,並伴隨α-突觸核蛋白(路易氏體)沉積,造成多巴胺不足,影響運動控制。
認知障礙時間點:
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是早期主要症狀。
帕金森氏症認知障礙多在運動症狀出現後數年才發生,且多伴有幻覺和妄想。
阿茲海默症以認知退化為主,帕金森氏症以運動障礙為主,兩者病因和臨床表現不同,但都屬神經退化性疾病,且晚期可能出現認知障礙。
目前剛好種了薰衣草、百里香、迷迭香、薄荷、牛至與紫蘇。薰衣草和迷迭香味道太重,不適合放在一起沖泡。
百里香、迷迭香(或薰衣草)、薄荷、牛至與紫蘇,這五種香草各具療癒特性,若恰當調配,不僅香氣層次豐富,亦能兼顧身心調養。
五香和韻:平衡身心的複方香草茶
raw-image
zoomable
用一杯茶,讓自然療癒流入生活
這款五香複方茶,融合東西方香草智慧,香氣中藏著清新的森林氣息與大地的溫柔。當我們放下手邊瑣事,泡上一壺香草茶,不只是照顧身體,更是一種與自然同頻、與自己對話的靜心時光。願你在這片茶香之中,找到片刻平靜與清明。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渴望一杯能安撫神經、提升活力又無負擔的天然飲品。由百里香、迷迭香、薄荷、牛至與紫蘇所組成的「五香和韻」香草茶,不僅口感溫潤清新,更蘊含多重保健功效,是一款溫和而全方位的複方茶飲,適合日常飲用與身心調理。
香草簡介與主要功效
1. 百里香(Thyme)
氣味溫潤中帶辛香,含豐富的百里酚與類黃酮。
功效: 抗菌、化痰、舒緩呼吸道不適,亦有助於免疫力提升。對於易感冒、喉嚨不適或長期說話者特別適合。
2. 迷迭香(Rosemary)
氣味清冽提神,具有輕微刺激性。
功效: 改善記憶力、促進血液循環、提振精神。適合精神疲憊、需提升專注力時飲用,也有助於減緩頭痛。
3. 薄荷(Peppermint)
清涼爽口,為最常見的芳香植物之一。
功效: 舒緩腸胃、改善脹氣與噁心,具放鬆肌肉與神經的作用。對於焦慮、壓力型胃痛也頗有助益。
4. 牛至(Oregano)
味道較為濃烈,有些近似地中海風味。
功效: 強抗菌力,具抗氧化特性,亦可調節消化系統與緩解經痛。被認為有助於身體抗發炎與抵禦感染。
5. 紫蘇(Perilla)
氣味微甜,略帶藥香,是東方常見的藥食兩用植物。
功效: 解表散寒、理氣和胃,對季節交替的過敏與氣虛體質有調養效果。亦有助於舒緩焦躁與安神。
推薦配方比例(乾燥香草)
百里香:1 份
迷迭香:1 份
薄荷:2 份
牛至:1 份
紫蘇:2 份
此比例平衡了迷迭香與牛至的強烈香氣,強調薄荷與紫蘇的柔和氣息,使整體口感層次豐富,並降低刺激性,適合每日飲用。
使用新鮮香草時,由於含水量高、香氣較溫和,通常需比乾燥香草多用2到3倍的份量。
用熱水沖泡約10-15分鐘飲用。
這樣的配比既能保留各種香草的特色香氣,又兼具抗氧化、抗炎、舒緩神經等多重功效,適合日常保健飲用。可依個人口味微調薄荷或紫蘇比例以增添清新感。
補充說明
新鮮薄荷與紫蘇氣味清涼柔和,可略多使用。
迷迭香與百里香雖新鮮但香氣濃烈,建議控制在1枝左右。
牛至與薰衣草則依個人口味微調,牛至偏草本厚重、薰衣草較甜柔。
飲用時機
早晨提神: 可溫熱飲用,有助清醒腦袋。
餐後助消化: 飲用可緩解脹氣與飽悶。
睡前放鬆: 若使用較多紫蘇與薄荷比例,則適合夜晚安神。
適合對象
此複方香草茶適合大多數成人每日飲用,尤其是:
長期壓力大、腸胃不適者
經常感冒、換季過敏體質者
需提振精神、改善專注力者
注意事項
孕婦、哺乳期女性或有特定疾病者,請諮詢醫師後飲用。
牛至與迷迭香劑量不宜過高,以免刺激腸胃或引發敏感。
薄荷雖具舒緩功效,但胃酸過多者勿過量。
若將薰衣草換成迷迭香,會讓整體香草茶的香氣特性與心理效用出現明顯轉變,以下為兩者配方的關鍵差異比較:
香氣風格對比
薰衣草
香氣調性:柔和、花香、安撫情緒
整體氣味印象:更偏安神放鬆、適合夜晚或冥想時飲用
迷迭香
香氣調性:清冽、木質、提神醒腦
整體氣味印象:更偏提神清腦、適合早晨或工作時飲用
主要功效差異
迷迭香
情緒調節:提振精神、提升專注與記憶力
身體機能:改善循環、緩解腦霧與疲憊,活化腦部
適合對象:倦怠、需要精神集中或長時間用腦者
薰衣草
情緒調節:鎮靜安神、緩解焦慮與助眠
身體機能:緩解神經緊繃與偏頭痛,助於睡眠品質
適合對象:焦慮、壓力大、入睡困難者
含薰衣草的版本:
適合作為晚間靜心茶,搭配瑜伽、靜坐或閱讀,有助於舒緩神經與入眠。
含迷迭香的版本:
適合作為晨間清醒茶,啟動身體與思緒,適合工作前飲用以提升效率。
白天選迷迭香版提神,
晚上換薰衣草版放鬆,
讓日夜皆能在香氣中與身心對話。
https://vocus.cc/article/6820a69ffd89780001a17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