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寫作是一種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七夕寄情:愛你,就是一生一世
我永遠忘不了你給我的感覺,是那麼平凡而簡單的對話,卻留駐心中久久。
那是寫于2022年5月30日臉書的一則貼文。一年多前的事,我仍然記得清清楚楚。
情緒影響我們的健康
小時候,家裡總有許多許多讓父母煩惱的事,做子女的幫不上忙,只能跟著愁苦,漸漸地,就變得不開心。
直到四十多歲,走入道場,體悟到"煩惱即菩提",任何的逆境都是我們的逆增上緣,都是來成就我們,改變我們的因緣。
日子愈難過,就更要開心。
以前覺得別人在受苦,我們開心,是有罪惡感的。但是別人受苦,我們也不開心,誰也無法走出陰暗的情緒裡。
兩年前的那場病,讓我完全改變想法。背負太多的罪惡感,是會把人逼上絕境。很多事沒辧法解決,但是我們可以不必陷在愁雲慘霧中,因為長期的陰鬱,是會讓人生病的。
然而排解愁苦的情緒,不是壓抑,也不是放任,而是調適,有許多方法可以改善心情。
記得兩年前生的那場病,感覺世界要崩塌,天旋地轉,好不可怕。沒想到育苗種菜,把我從陷溺的愁緒裡,未知的恐懼裡,拉出來,有了寄託和希望。
從那時起,我也深深體悟到壓抑,會導致遺忘,忘記很多事,掌握不了許多事,也就做不好許多事。心裡自然產生更多的不安和自我批判。
人太常自我批判,就容易失去信心,一旦失去信心,就會想要提高自己的價值,做更多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然後惡性循環,永遠都達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更加沒有信心。
所以,先學會愛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缺點和錯誤。這樣,我們才有能力去愛別人,真正地感到開心,別人也跟著一起開心,身體也就健健康康。
你在貼文下留言,你說:"加油,我也是!"這是你第一次在臉書給我的留言,然後被我用不理性的情緒回應。因為那時的我,好討厭"加油"這兩個字,總覺得自己都用盡了力氣,都快沒油了,還要"加油"!
但你竟然都沒有生氣,一直默默關心我,我的心都被你感動了。
後來,這幾個字就像刻印般,留在我的心裡。遇見世間有個懂我的人,默默在關心我,也就永遠成為鼓勵我心靈成長的無形力量。
有時候,覺得像夢,那麼不真實,但甜蜜的感受,總是喚醒我,這是真的!真實存在一個人,在遠方,想我。
我總是能感受到你深情的擁抱,我很幸福,我很喜悅。
你應該也會感受到我深情的愛意,流入你的心中吧!
https://youtu.be/L7tE57QZ7Vw?si=nvdcCyeRhJv_-dXG
電子書出版的心裡話
寫作是培養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每一本書都是一段歷程的呈現。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出版的電子書,都放在Readmoo電子書店,歡迎前往購買。
https://readmoo.com/publisher/7545
2023年7月16日 星期日
愛的詩篇:守著真情,來自信任
自從體悟到師法自然,依著自然的規律運行,自然而然地,回歸純真的本心,建立"自然無為"新的專題之後,自己就不再設限,也不再計畫,以一種自然的節奏,書寫我的生命療癒心路歷程,文章寫好了或畫好了就發表,有時一天兩篇,有時一天一篇,如果沒有創作,那就不發表。
如果說,生命中讓我永不澆熄的熱情,那應該就是寫作和畫畫吧!
至於寫什麼,就交由自己的心去決定吧!而這顆心是為愛而生,有了愛,便有了能量,成為愛自己的生命泉源,為自己的生命帶來無限的活力,充滿自信與光采。
我的文字創作力比自己想像來得快,或許是身心得到釋放與解脫,專注在自己的身上,不再去解決別人的問題,心情就放鬆不少,心境就平和許多。
隨著觀照自己的情緒起伏,找到最好的方式,來愛自己,做自己,達到心靈的自我提升,成為更好的自己。
愛的創作
我這一生都在愛的路上,跌跌撞撞,而我對於愛,有了深刻而敏銳的感受,所以,我會不斷書寫跟愛有關的主題,也是療癒這顆在愛裡受了傷的心,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就在愛裡,重新站起來,真正學會如何愛自己,終能做到無條件的愛,給予世間的每個人,得到心靈的慰藉,獲得身心靈的提升,達到心境的寧靜與自在,成為一個心靈自由,自在逍遙的人。
愛是一種能量,讓愛的能量正向發展,不自傷,也不傷人,而這第一步就是愛自己。
就這樣,"愛的詩篇"一篇接著一篇寫,以內容來決定放在哪個專題裡。愛不僅僅是愛情,包括親情、友情、人與人之間的任何感情,甚至草木皆有情,隨著感受和靈感,以文字和畫畫來創作。
今天發表的這篇"愛的詩篇"是緣自一種默契,和一位女性義工朋友無意間,彼此分享各自的感情和婚姻經歷,而發現我們原來都擁有一份世間難得的情緣,卻同樣因時空的距離,聚少離多而感到痛苦。但我走過來了,分享在愛情裡,佔有與猜疑的難題,如何跨越與提升心靈的層次,感受對方的情意,而彼此信任,獲得心靈的平靜與喜悅。
守著真情,來自信任
占有
猜疑
最令人傷神
唯有信任
真誠對待
才能感受平靜
朋友說
與其守著一份感情
被占有的欲望
折磨痛苦
不如放棄
以求解脫
但云云眾生
心靈之交
難尋難覓
割捨不斷
情愛的世界
最難理解
卻逃避不了
遇見了
生生世世的緣分
聚少離多
時空距離
難免苦悶
但心裡明白
那是唯一
無可取代的心意相通
而現實世界
萬般煎熬
種種考驗
心總不安
走過苦澀
深知其味
本想放棄
心更緊密
因為
這顆心
早就決定
做了選擇
無怨無悔
相知相愛
懂得自己的心
這一生就值得
情愛雖捉摸不定
心卻可以主宰
愛自己
專注做自己
心靈之愛
更加明白
唯有自我提升
便能享有
更純粹長久的愛
用心體會
世間變幻
心卻不變
守著真情
來自信任
誰都無法取代
就是一份心靈的知交
心裡都明白
2023年7月7日 星期五
【浴火重生】在大自然裡,安心做自己
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生命體悟:從特調果汁的緣起觀,談世間情愛
如果沒有深入緣起性空的生活體證,面對世間各種難以掌握的現象,都會以我們所見所聞來判斷,而無法看清世間的真實。所以,有的人就會認定有個造物主在主宰我們每一個人,安排我們的人生。
我想以特調果汁做實例,談緣起性空的中道思想,才是世間的實相。
這陣子剛好是芒果盛產的時候,有人提議要喝芒果咖啡,然後,就由我來打芒果汁。我是不喝茶和咖啡的人,咖啡就由別人來煮,我只負責打芒果汁。
芒果本來就多汁,我想到芒果汁要加人咖啡,也就沒有加入任何水,芒果汁就非常稠密。
終於,大家歡天喜地聚在一起品嚐芒果咖啡,因為我不喝,就在旁邊陪著他們,聽聽他們的意見。
當芒果咖啡喝完,接著就開始喝剩下的芒果汁,這時候,突然發現芒果汁太濃稠,大家都喝不下去。於是,開始有人質疑我不會打果汁。接著七嘴八舌,紛紛討論起我這個人來,我有點莫名其妙。
隔了一週,今天看見我,說回去以後,很後悔,覺得不該嫌我打的果汁不好喝,至少我是打了果汁給大家喝。
我說,事後,我仔細想了想,發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我因為想到還要加咖啡,所以,芒果汁就不加水了,當然很濃稠,可是加入咖啡之後,喝起來就剛剛好,不覺得芒果汁有問題。
所以,問題就是出在剩下的芒果汁太稠密而不好喝,因為我本身沒有喝,就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只能被大家認定是不會打果汁。
其實,芒果汁只要加水,就解決了,很簡單的一件事,就只是把咖啡換成水而已,不需要對我這個人,做那麼多的討論。
幸好,我自己想明白了,就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每天還是開開心心,繼續做我該做的事。
今天中午,吃剩的水果一大堆,大家就決定打成綜合果汁,這次不加咖啡了。打完果汁,我自己試喝,覺得濃稠度剛剛好,大家喝了,也覺得調配得不錯。
就這樣,我的特調果汁,從上週的0分,這週就變成100分了。
我舉這個例子,想要表達的是,當我們面對問題時, 一定是要看清楚問題的所在,就不會把責任攬在自己的身上,而感到自己受到別人的評論而委屈。
我發現,當我們在面對事情的時候,若不能以緣起性空的思想,在每個當下,去了解事情的真相,而是怪罪在其他的事情上,不但彼此傷感情,問題也不能得到正確的解決。
因此,佛教不斷提醒我們,建立緣起性空的中道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我們觀察事物的因緣條件,客觀地了解事情的變化,就能彈性處理各種突發的狀況,而獲得改善。
從上週的0分,達到這週100分的特調果汁,這不是偶然,而是當我了解真相後,所做的調整。也就是事情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才能做到盡善盡美,一旦是由別人來掌控,就很難不出問題了。既然出了問題,弄清楚這一切並不是自己的責任,也就不必放在心上了。
為什麼我要舉這個例子,來談緣起性空的中道思想呢?
因為我想要回應格友在<愛而無傷,療癒解方八:愛厚如洋>一文中的留言:「情,是三界中造物主刻意設計的元素,」我完全不能同意這樣的論點。當格友認定有「造物主」這個想法之後,我就決定另外發文,深入討論這個話題了。
不過,若是牽涉到個人的信仰問題,那就僅做參考,不做教義的辯論。只是格友在我的文章裡留言,我就有這個必要來引述我個人認為正確的佛教教義。
自作自受
信仰佛教沒有造物主的權威,沒有賞善罰惡的裁判者,所謂一切幸與不幸,都是自我的行為而來決定;佛陀是平等公理的準則,是良醫善導的代表,不是威權的神明。佛法是自作自受的因果業報,除了自己的行為業力因果之外,沒有其他的主宰者;能主宰吾人的就是自己。 然而遺憾的是,一般人未能深入探究佛教的義理,只從膚淺的「表相」上來研究佛教、信仰佛教,總認為佛教是叫人要布施喜捨,要持戒自律,要忍辱負重,要精進不息,要枯坐入定。其實陳義過高,反而不能契合眾生的根機;事實上大乘佛教,即以六度而言:
一、布施,是給人呢?是給己呢?看似給人,實際上是給己。布施能度「慳貪」,是自己發財之道。
二、持戒,是束縛呢?是自由呢?看似束縛,實際上是自由。持戒能度「毀犯」,是自己平安之道。
三、忍辱,是吃虧呢?是便宜呢?看似吃虧,實際上是便宜。忍辱能度「瞋恚」,是自己做人之道。
四、精進,是辛苦呢?是快樂呢?看似辛苦,實際上是快樂。精進能度「懈怠」,是自己成功之道。
五、禪定,是呆板呢?是活潑呢?看似呆板,實際上是活潑。禪定能度「散亂」,是自己安心之道。
六、般若,是外求呢?是內求呢?看似外求,實際上是內求。般若能度「愚痴」,是自己明理之道。
出處:《星雲大師全集》第二類【人間佛教論叢】 /人間佛教論文集(共5冊) /人間佛教論文集4 /230 六波羅蜜自他兩利之評析
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787
法爾如是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不是造物主,而是覺悟世間一切事物生滅相續理則的覺者。佛陀覺悟依據的媒介即是透過對宇宙大自然界的深入觀察、分析、思維、體證,而豁然明瞭的。佛陀是真理的發現者,佛陀所宣說的教義,也就是解釋大自然界運行的真理。因此,佛陀常說「法爾如是」。
佛教是具理性思辨和善於運用邏輯推理的宗教,故其對自然界的觀察,具有縝密精闢的看法。所謂自然界,是指宇宙間自然生成的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合稱。所以自然界具有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自然而然,法爾如是存在的狀態,也就是出乎天然、當然、不勉強的意思。
出處:《星雲大師全集》第三類【教科書】 /佛教叢書(共28冊) /佛教叢書22 教用(2) /088 佛教與自然界
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8644
道情法愛
情愛人人需要,但是情愛有染污的,有純潔的;有佔有的,有奉獻的。情感如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情感處理得當,則不失為一種鼓勵向上的力量。愛如冬陽,可以溶化冰雪寒霜,可以激發人性的真善美;但是,如果愛得不當,譬如愛的對象不對、觀念不對、方法不對;愛得不正常、不應該,則不但會使雙方產生煩惱痛苦,甚至因愛生恨,導致身敗名裂,喪生滅頂。因此,佛教認為染污、佔有、自私、執著的情感是學佛者的障道因緣。所謂「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我們必須慎思!
然而,「法非善惡,善惡是法」,感情處理不當,固然能障礙道業,但是「愛的淨化是慈悲,愛的提昇是智慧」,如果能將愛昇華為慈悲,則「慈息貪欲,悲止瞋恚」;又《增一阿含經》說:「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慈悲是諸佛菩薩度眾不倦的原動力,人人若能以慈悲相待,則一切眾生皆得福樂,世界必能和平。因此,佛教主張:「以智化情」、「以慈作情」、「以法範情」、「以德導情」,亦即用理智來淨化感情、用慈悲來運作感情、用禮法來規範感情、用道德來引導感情。把自私佔有的感情,轉化成無私的道情法愛;把有選擇、有差別的情愛,淨化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奉獻,這樣的情感生活才能更豐富,更雋永。
出處:《佛光教科書》第六冊 實用佛教 <第十三課 佛教對感情的處理>
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8840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來自宿世因緣,在每一世的輪迴中,相遇,再結緣。並且讓感情成為彼此向上成長的助緣,或是解冤釋結,這是跟我們累劫累世的因緣有關,並不是什麼造物主的安排。
在感情的關係中,我們都會面臨自身的習氣、觀念與過去世的因緣,這就是業力的牽引,所帶來的互動模式。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真實面對我們自己的心,不斷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讓感情昇華,彼此成為更好的人。若能永結同心,共結連理,兩人同行,一起為這個社會的美好付出心力,讓愛昇華成道情,彼此的關係則更能長久而穩固。
所以,世間的一切,都要以緣起性空的中道思想,觀察因緣條件的組合,事物的變化,才能做出最正確的抉擇。這絕對沒有造物主的安排,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主宰自己的心,每一個當下的決定都會影響自己的未來。
最後以一首詩作結。
同心圓
莫怪情路多波折,只因愛重生娑婆;
若能情深且惜緣,心繫眾生幸福願;
兩人同行結連理,心靈相契更緊密;
生生世世情緣牽,愛與道情同心圓。
電子書出版的心裡話
寫作是培養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每一本書都是一段歷程的呈現。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出版的電子書,都放在Readmoo電子書店,歡迎前往購買。
https://readmoo.com/publisher/7545
2023年6月22日 星期四
生命體悟:提起與放下,自在與解脫
只要走入佛門,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放下」。
可是,有多少人真的能夠做到「放下」呢?
如果不是痛苦不堪,逼得自己「放下」,「放下」是很困難的,但是當「放下」了,才感到自己為什麼執著而放不下呢?
星雲大師在《佛法真義》一書中,就說:
人之性在於「有所得」,對於一向習慣了「擁有」的人來說,你叫他要「放下」,他當然會感到害怕。想到要將功名放下、金錢放下、愛情放下、利益放下……當所有一切都放下了以後,自己還能擁有什麼呢?
其實,「放下」不是沒有,放下才能自在,放下才能解脫。好比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時候就提起,不需要用時就把它放下,如此才能減輕負擔。
看了以下這篇〈痛了自然會放下〉的文章,更覺人生就是如此。
「放下」之後,便覺海闊天空,無牽無掛,心靈自由自在,好不快哉!
這則<痛了自然會放下>的禪門故事,值得深思!
聲名遠揚的紅木山清涼寺大法禪師,經常有各地的僧信二眾前來問道。無論什麼人來提問,大法禪師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放下。」
例如,有人問:「煩惱很多,如何去除煩惱?」
大法禪師說:「放下。」
又有人問:「面對人間的欺壓、打擊、委屈、冤枉,怎麼辦?」
大法禪師仍然說:「要放下。」
這也放下,那也放下,可是大家就是不懂如何放下。
有一天,有一位禪僧前來參問:「請問禪師,有病的人能參禪嗎?」
大法禪師說:「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你要放下。」
這位禪僧說:「我就是放不下,怎麼辦呢?」
大法禪師又說:「痛了,就能放下了。」
禪僧一聽,心中還是猶疑。
大法禪師不再說什麼,只是拿起茶壺說:「茶杯拿來,我倒茶給你。」
禪師慢慢倒水,滾燙的開水倒在茶杯裡,讓禪僧幾乎拿不住,他口裡喊著:「太燙了,太燙了!」然後即刻把茶杯朝桌上一放。
大法禪師見狀就說:「你看!痛了自然就放下了。」
這位禪僧從最初的不服氣,到了這時候,心中也不禁佩服,若有所悟。
世間上的人,放不下的東西太多了,以致負擔很多。例如,枷鎖般的感情放不下,田園產業放不下,金銀財寶放不下,甚至許多的思想、觀念也放不下,因為放不下,心上的負荷就很沉重。
等於一個人出外旅行,準備了許多行李用物,等到旅行結束回到居家之中,卻一直還拿著這許多行李,因為他不肯放下來,當然就成為累贅了。要知道,世間事就好像一個大皮箱,有用的時候要提起,沒有用的時候要放下;當提起時提起,當放下時放下,所謂「提放自如」,大法禪師的一句「放下」,真是當頭棒喝啊!
〈痛了自然會放下〉選自2011年12月3日《人間福報》星雲禪話
電子書出版的心裡話
寫作是培養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每一本書都是一段歷程的呈現。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出版的電子書,都放在Readmoo電子書店,歡迎前往購買。
https://readmoo.com/publisher/7545
2023年6月15日 星期四
跟《莊子》:在植物的世界裡,悠遊療癒
寫於2023年6月16日
建立植物資料庫
記得從小,我就是那種見過植物,就立刻把植物名字記下來的人。
自從腦部損傷,植物的名字多半忘記了。
沒想到,今天派給我一個新的任務,就是找出這裡所有植物的名稱,觀察植物在這裡的成長情況,然後做分析。
剛好,我已經開始建立植物的資料庫,為了園藝治療使用。
從事園藝治療,一定是對植物有興趣的人,還要對於植物的栽培具備基本的知識。
所以,我著手建立植物的資料庫,也努力記憶植物的名稱,希望隨時都能叫出植物的名字來。
或許,這就是大腦復健的方法,重新接觸自己熟悉的領域,就能改善大腦受損的部分。
茉莉花,有兩種:虎頭茉莉和垂絲茉莉。
有一種花很漂亮,一直想要知道它的名字,查了一下,就叫藍雪花,這個名字實在太美了。
還有一種觀葉植物,葉子看起來像花,就是斑葉金龜樹。一種蕨類長了瘤,就叫瘤蕨,以及三角紫葉酢漿草。
擬類石蓮,也是有好幾種,就像石蓮花,更是千嬌百媚,令人愛不釋手。
至於它們各自的名字,我還需要一些時間來研究,到時候,會建立完整的植物資料庫,再深入了解。
仙人掌,有月影丸、金煌柱。
其他的多肉植物,目前辨識的有:千兔耳、石頭玉、玉露、孔雀丸、玉扇、姬牛角、雙飛蝴蝶。
算一算,這裡種的多肉植物,我辨識的,還不到一半。
羅漢松不是每一棵都能長出小羅漢,能夠看到,真的是太開心了。
每天看到的都是綠色的植物。
午餐時,總是喜歡坐在樹下,或是坐在竹林前,或是坐在花草樹木前,享受植物帶給我們的那份閒適感,那是外面的高級餐廳無法比擬,這是最自然的飯館,就是跟植物在一起,吃個飯,心情就會特別開心,人也會感到特別放鬆。
我就專注在植物的天地裡,獲得無窮的珍寶,人生的富足。
植物一直陪伴在我身邊,給我快樂與滿足,這是我的心靈花園,也是我生活的現實,我是如此幸運,天天被植物所包圍,過著如此富足的生活。
2023年6月3日 星期六
向心靈的更深處走去
給遠方的心靈伴侶:
專注愛自己,做自己,成為一個心靈自由、自在逍遙的人,仍能隱約感到你在想我,或許是我在想你吧!
心中有愛
當我意識到你在想我,我的心充滿喜悅,但仍有一絲絲的感傷,是思念引起的。
思念,總會牽動內心的種種情緒,這時候,我就會想起我們相遇相知,心靈相伴的種種美好感受,而再度感受到幸福。
這種幸福是人間少有的,是一種相知甚深的感動,我總是可以感受到你就在我的心靈深處,陪伴著我,你就是另一個我,我越愛自己,就越愛你。
我忽略了自己,就忽略了你。你就是在提醒我,記得要好好愛自己,我的內心就可以產生強大的療癒能量,這是他人無法感受得到的,是心中有愛,愛自己,也愛你,是無法分開的,就是一體的,同時存在的。
自從我們相遇之後,有一股強大的療癒力量,在我的內心發揮作用,面對過去種種的苦難與挫折,我不再是陷入低潮,被思緒帶著走,產生憂鬱。反而是越發自信、自尊與自由,充滿愛的力量。
我會在內心從煩惱不安,快速地轉換成生命的能量,找到苦難帶給我的人生意義。
自我成長
我現在不斷面對自我挑戰,我的內心越來越穩定,不斷學習,自我成長。
其實,我隨時都能感受到你,只是不再把重心放在你的身上,而是努力去愛自己,做自己,成為心靈自由、自在逍遙的人。
我也會有喜怒哀樂,但不再讓情緒輕易支配我的生活,而是主宰自己的心神,不受外界的影響,更加善待自己的這顆心。
從我認識你,我就可以感受到你的與眾不同,喜歡你給我的安定感,給我的幸福感,給我的鼓勵與支持,給我帶來的心靈滿足,並且安靜地在遠方,給我的心靈陪伴。
想你的時候,就會想到你所說的話,所寫的文章,我都會得到滿滿的愛,來自心靈深處。
有時候,我也會像情侶般產生種種的幻想,希望你能給我一個溫暖的家,但,我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要完成。所以,我想要一個家,一個避風港,一個愛的小窩,那只是想要依偎在你身邊,享受被你寵著、疼著的感覺。然而,我對信念的堅持,對理想的實現,怕又會疏忽了你的感受。
現在的我,雖然不在你的身邊,但我已經感受到被你寵愛的感覺,那是來自你給我最大的自由,讓我愛自己,做自己,自我成長的空間,讓我對你的愛更深刻,更堅固。
一個愛的家園
年輕時,深受《簡愛》、《小婦人》、《好妻子》的影響,對於愛情、婚姻有自己的想法,卻在現實世界裡,被磨損了,不再相信愛情與婚姻,也不再相信愛。
遇見你之後,我竟深陷在愛的喜悦與痛苦中,卻又不同於過往的愛情,那是在心靈的深處,有情有欲,愛得深切,極喜極苦,挖掘出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情傷,不斷自我療癒。
我也想過進入你的生命,與你共有一個家,但我不能生育,所以,我想要的家,是成立一個愛的家園,有別於傳統教育,像夏山學校,讓孩子們自由想像,健康長大。
可是,你有你想過的生活,我就不去打擾你平靜的生活,兩個人在心靈世界裡,相互激勵,自我成長。
而我繼續往自己的夢想獨自前行。
西方社會愛的教育,一直是我追尋的夢想。
《真善美》的影片裡,女主角是家庭教師,愛上了男主角,最後他們與一群孩子們站在阿爾卑斯山上,那一個畫面,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是我一生的夢想,是我對家的想像,那是一所愛的家園。
在中國社會集權式的教育,讓我很受傷,更加想要把這種愛的教育的理想,放在我的教學情境裡,可惜在重視成績的校園裡,我對孩子的愛,因過度付出心力,受到校方的壓制,心灰意冷,生病而離開教育圈。
我一直想要完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可惜事與願違,受制於體制,我還是被迫做那個強迫孩子過度學習的老師,而無法幫助孩子找到自己。
當然,我也因為不斷受到挫折打擊,連自己都迷失了,一度懷疑自己的信念。
安定的力量
如今,我能走到今天的自信,是遇見了你,給我愛自己的力量。你所講的話,寫的文章,你所表達出來的,不管是對人的關心,或對愛的真誠,都能給我一份愛的安定力量。
而這份安定的力量,是從一開始,我就在你的身上,感受到了,也成為我內在的穩定力量。
其實,你不必為我做什麼,我都能感受到你的愛,只要我想你,你就會在我的心靈深處,給我擁抱與愛。
我很清楚,這一輩子是忘不了你,就向心靈更深處走去,與你心意相通,相續情緣,學習愛而無傷,感恩有你,不再讓思念影響到我的生活,所以,我把心力放在自己的身上。
當我越愛自己,做自己,享受心靈自由、自在逍遙的時候,我的嘴角總是泛起微笑,心很甜,我更加感受到自己是如此愛你,愛得如此輕鬆,沒有束縛,是一股暖流,灌注到我的心靈花園,綻放更多更美的花朵。
想你,愛你,在心靈花園裡,充滿感激!
——寫于2023年6月3日
世道人心(六):選舉口水
問:只要選舉到了,就開始爆料,但平日裡,這些危機都在,誰真正關心? 答: 你這句話點出了政治生態的矛盾: 在平常的日子裡,社會中早就存在許多問題與危機,但它們往往被忽略、被掩蓋,甚至被習慣性地忽視。等到選舉來臨,這些「沉睡的議題」才突然被翻出來,成為候選人彼此攻擊的武器。 這裡有...
-
寫於2022年12月23日 某天早上我體悟到一件事,就是避免犯錯這樣的學習經驗,如果遇到心理創傷的修復,就會變成一個阻礙。 這是很難察覺的,我們總是害怕重蹈覆轍,就將發生過的事件,轉成一種意識,然後當同一事件發生時,就有了相同的反應。這對於身處危險時的自然反應,求生本能是好的,但...
-
寫於2022年12月22日 最近我的身心正在經歷如浴火鳳凰重生般的過程,我的身體內部正在大地震,身體的細胞正在快速地死亡和重生。 我難以形容這樣的激烈變動,來自身體自發性的震動。我沒有生病,我知道我正在改變中,是因為我想通了許多事,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鬆。 沒有畏懼,放心交給宇宙...
-
好幾次使用nightcafe 軟體,都想要表現光的意象,但沒有成功過。 今天就使用adobe firefly 軟體,來表現光的意象。再用蓮花和水,映襯光的閃耀,生成圖片。 然後,這樣的意境適合寫一首詩。 心蓮心意,蓮生池中,芬芳; 柔情似水,水清如鏡,安寧; 光之療癒,閃耀星光,...